-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月之后就见不到这么好风景了”横琴澳门进行时
“一个月之后就见不到这么好风景了”横琴澳门进行时
横琴离澳门近,澳门新闻就像本地新闻一样。正因为澳门这位邻居,横琴岛新近拥有了一个“经济特区”的头衔,当地人要努力适应变化,好迎接那个不确定,甚至会“成为澳门人”的未来。
成仔每天傍晚下班后会骑着摩托到横琴的富祥湾钓鱼,看到拿着相机的游客,总是会说:“赶紧拍吧,一个月之后你们就见不到这么好的风景了,这里要搞开发,将来都是房子。”游客反问他:“那你也钓不成鱼了?”他大概没想过这一出,顿了一下,说:“他们开发敢不让我们钓鱼?”
事实上,横琴的富祥湾一带要建成“亚洲最大的集会展、游乐、酒店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海洋公园”,成仔们以后应该是不能在富祥湾随便钓鱼了。海洋公园只是横琴未来发展的一部分。7月中旬,从珠海到横琴公路沿线广告牌上写着“国务院通过《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对于发展的兴奋溢于言表。
横琴将由原来的海边小岛变成“毗邻港澳,处于‘一国两制’的交汇点和‘内外辐射’的结合部,也是东南亚和中国这个经济活跃地区的中心”。一个小岛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一个新的世界好像就在眼前。但对于居住在岛上的居民来说,这个新世界也充满着不确定。
从“小额贸易”到“发横财,卖苦力”
在横琴,所有的摩的司机对游客模样的人都说同一句广告词:“靓女(靓仔),带你看沙滩啊!5块钱上车。”本地人会告诉你,摩的司机口中的沙滩完全是“海市蜃楼”――不存在的景色。如今沿着海岸线由水泥栏杆和铁丝网围起来的富祥湾一带以前确是沙滩。“好靓的。”这还是在海边养蚝的安姨记忆中小时候的情景,今年她已经50岁了。横琴全岛面积106.46平方公里,一半以上都是填海填出来的。这曾经也是横琴岛开发的一部分。
填海一直填到横琴的红旗村,与澳门最近的距离只剩下200米,站在横琴这一边能看到对岸澳门街头影影绰绰的行人走动,坟场上石碑的反光。每年四月初八澳门谭公庙的庙诞,从香港请来唱大戏的,“咚咚锵”隔岸的红旗村听得一清二楚。
横琴与澳门隔着一条河涌,在上世纪90年代初???着“小额贸易”的繁盛。横琴人自家地里种的蔬菜、水果拿到澳门去卖,一个农妇-一年下来能赚上十万八万。另一种“小额贸易”要够胆量,横琴最早的那批百万富翁便是靠着走私起家的。“开几个快艇,好像公路的汽车一样。”赖师傅回忆当年。他是湛江人,1992年来横琴的时候,走私生意红火,乘着大雾,干上一单就是上万。不过,他说自己跑的算是小生意,香烟、化妆品。当时横琴走私最厉害的是摄像机,据说当时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会派人在横琴等着从澳门过来的这些“私货”。
澳门回归后打击偷渡走私,横琴对着澳门的那一面修起了铁丝网,一度海岸线20米内是不准闲人靠近的。没有走私生意做了,赖师傅就在横琴开摩的,横琴没有出租车,摩的是岛内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没有了横财,便只有靠苦力了――这是横琴人目前的生存模式。
原先卖菜的农妇大多去澳门帮佣了。横琴的红旗村去澳门的码头每天早上7点一过便热闹起来,许多40岁以上的女人用花布包着头或者戴着帽子,她们怕晒黑一一去到澳门人的家里帮佣,穿得差或者晒得黑,活就难找。
“人脏兮兮肯定不要你做啦。”文姨已经在澳门做了5年帮佣。七点半去,下午4点回。回来的时间是当地强制规定的,逾时会被处罚的,几个月甚至一年内不准去澳门,那就断了生计。所以横琴人鲜有犯规的。
文姨说:“60年代时,我们可以随便去澳门。很多女人在那里生孩子,在澳门生不要钱。”但是大多数横琴人还是没留在澳门,“我们这边人过去,被他们看不起。”
横琴人到澳门一般都是出苦力,男的是挖坟场、做建筑工人,女的帮佣。文姨在澳门帮佣每月能有两三千块钱的收入,她说:“等几年跑不动了,横琴搞开发,就回来洗碗。”
现在在横琴的酒家、蚝庄洗碗的女人都是湖南、湖北的,一月不过四五百的收入。这么低的工资,横琴本地人都是不愿意干的。横琴人的优势是自己的户籍,有当地户籍就能拿着村民证去澳门,名义上是探亲,但多数人是拿着村民证过海去澳门打工。同样洗一个碗,可以赚多两三倍的钱。
被逐渐清退的苦生计
傍晚时分,码头附近停着很多渔船,鱼贩在码头附近收鱼,卖到中山、珠海的海鲜酒楼,渔民大多是湛江来的,码头边的餐厅老板娘阿红(音)对他们一脸鄙夷:当地人是不会干这些。这是横琴人最普遍的优越感。在他们看来,去澳门打工显得更体面。
养蚝大户安姨说:“横琴有四个养蚝大户,只有他们一家是靠两公婆自己做的。其他要么把蚝田承包给外地人,要么由几家合作。”安姨最自豪的就是2007年老公在CCTV农业频道讲养蚝。“那时候,横琴几乎所有的蚝庄都放我老公接受采访的片段,做广告用的。”当然,她也不忘当年村民们对他们的态度,“我们向镇上申请承包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