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doc

内蒙古乌海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乌海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乌海三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 1、下列主谓短语都是名词和动词组成的一组是( ) A.红旗飘 布谷鸟叫 质量提高 B.养分多 彩蝶飞舞 百感交集 C.桃花开 燕子归来 天气好 D.你们看 愚公移山 举动稳重 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贮蓄( chǔ) 姊妹(zǐ) 屏息(bǐng) 开拓(tuó) B.搓捻( cuō) 偌大(nuó) 黄晕(yùn) 嘈杂(cáo) C.分歧(qí) 倏忽(shū) 绰号(chuō) 刹那 (chà) D.须臾(yú) 徘徊(huái) 栖息(qī) 蜷曲(quán) 3、下列文学常识的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荷叶·母亲》——冰心——现代——《冰心全集》 B.《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南朝宋——《世说新语笺疏》 C.《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明代——《全元散曲》 D.《秋天》——何其芳——现代——《顶言》 二、阅读理解 阅读科学小品文,完成下题 ①石蚕靠着它们的小鞘在水中任意遨游,它们好像是一队潜水艇,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又神奇地停留在水中央。它们还能靠着那舵的摆动随意控制航行的方向。 ②我不由想到了木筏,石蚕的小鞘是不是有木筏那样的结构,或是有类似于浮囊作用的装备,使它们不致于下沉呢? ③我将石蚕的小鞘剥去,把它们分别放在水上。结果小鞘和石蚕都往下沉。这是为什么呢? ④原来,当石蚕在水底休息时,它把整个身子都塞在小鞘里。当它想浮到水面上时,它先拖带着小鞘爬上芦梗,然后把前身伸出鞘外。这时的小鞘的后部就留出一段空隙,石蚕靠着这一段空隙便可以顺利往上浮。就好像装了一个活塞,向外拉时就跟针筒里空气柱的道理一样。这一段装着空气的鞘就像轮船上的救生圈一样,靠着里面的浮力,使石蚕不致于下沉。所以石蚕不必牢牢地粘附在芦苇枝或水草上,它尽可以浮到水面上接触阳光,也可以在水底尽情遨游。 ⑤不过,石蚕并不是十分擅长游泳的水手,它转身或拐弯的动作看上去很笨拙。这是因为它只靠着那伸在鞘外的一段身体作为舵桨,再也没有别的辅助工具了,当它享受了足够的阳光后,它就缩回前身,排出空气,渐渐向下沉落了。 ⑥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水艇。它们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在水中央——那就是当它们在慢慢地排出鞘内的空气的时候。虽然它们不懂人类博大精深的物理学,可这只小小的鞘造得这样的完美,这样的精巧,完全是靠它们的本能。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 (选自 《昆虫记》) 4.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选文重点从哪方面来说明的? 5.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6. 探究 (1)结合选文最后一段,说说本文想表达怎样的主题。 (2)鲁讯将《昆虫记》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结合选文,说说为什么? 7.结合选文,说说作者探讨问题的过程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文言文阅读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 ②吾欲之南海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④子何恃而往 9.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10.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 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题 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念终始典于学”意为自始自终想着学习。) 二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学记》)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虽有嘉肴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学学半 (4)其此之谓乎? 12.翻译下列句子。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13.探究 (1)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