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前白灰面初步研究
史前白灰面初步研究 【关键词】史前;白灰面;化学成分;涂抹位置;底部处理方式;功能 【摘 要】自仰韶时代开始,遗址中的房址、窖穴等遗迹上常见涂抹一层白色石灰状物质,梁思永先生称之为“白灰面”。根据考古资料,将史前白灰面房址从仰韶早期至二里头时期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白灰面的诞生期,第二、三阶段为发展传播期,第四阶段为繁荣期,第五阶段为中心转移期。居住面、墙壁是白灰面涂抹比例最高的两个位置,而这与遗存的保存状况密切相关。在涂抹白灰面前,史前先民往往会先在其底部施加一层草拌泥或垫土,从而加强防潮等性能,另外白灰面还有坚固、美观、修补粘合等功能。 1931年,梁思永先生在安阳后冈遗址发现几片白灰涂抹而成的圆形平面,后来在《后冈发掘小记》中提到首次发现并命名“白灰面”的情况:“ 白灰面这种建筑的遗留,在发掘后冈以前还没有见过,是一种新发现。它的名称固然不知道,就是用途也因为遗留的残破情形不能确定,所以不得已临时采用了白灰面这蠢笨的形容名称。”[1]从此,白灰面的名称被考古界沿用下来。作为史前时期就已出现的建筑材料,白灰面在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白灰面出土情况 根据现有资料,白灰面主要发现于房址等建筑遗存。迄今发现最早的白灰面房址是仰韶时代早期的山西芮城东庄村遗址F201,其居住面周边残存一层薄薄的白灰[2]。 到了仰韶时代中期,晋南的垣曲小赵遗址继续有白灰面房址的发现[3],豫西与关中地区也开始出现白灰面房址,并且传播至汉水上游地区。河南洛阳王湾一期F1、F14两座房址居住面均使用石灰质物质[4],渑池班村遗址所出白灰面经检测为石灰[5]。关中地区白灰面房址最早出现在白水下河遗址,共发现三座[6]。白灰面在汉水流域的使用可早至湖北枣阳雕龙碑遗址二期,该遗址三期所出白灰面经检测为石灰,二期白灰面与三期一样光滑细腻无杂质,应属于同一种物质[7]。 仰韶时代晚期,白灰面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西北地区此时出现白灰面房址,典型遗址有甘肃的秦安大地湾[8]和宁县阳■[9]等。黄土高原北部在仰韶晚期也存在白灰面抹饰房屋的现象,如陕西靖边五庄果墚遗址AF2居住面有厚0.5~1厘米的白灰面[10]。此时汉水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延续了白灰面的使用,但主要集中在汉水上游。湖南澧县城头山城址的墙基由土块、河卵石、白灰夯筑而成[11],证明此时长江以南地区也存在白灰面的使用。大汶口文化晚期,皖北地区的房址中开始使用白灰面,典型遗址有蒙城尉迟寺[12]。 到了龙山时代,在北到内蒙古中南部、南至长江中游、西到甘青、东达鲁西的广大范围内都有白灰面的出现。其中黄河中游地区尤其盛行,各省份都发现大量的白灰面房址,成为一种普遍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现象。黄河下游的鲁西、鲁西南地区在龙山文化时开始流行白灰面,如茌平教场铺[13]、泗水尹家城[14]等遗址,而沿海地区发现较少,涂抹白灰面的技术明显从西部传播而来。 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白灰面的使用趋于减少,但是西北齐家文化异常流行使用白灰面,基本上出土的房址都以白灰面涂抹居住面与墙壁。青海民和喇家遗址经勘探发现密集的白灰面房址[15],甘肃天水师赵村与西山坪两处遗址就出土26座齐家文化白灰面房址[16]。此时东北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也常见白灰面房屋,如辽宁建平水泉F25居住面为草拌泥与白灰面涂抹而成[17],北票丰下遗址F4、F12的居住面和墙壁用白灰涂抹[18]。内蒙古中南部在龙山时代盛行使用白灰面,到了朱开沟文化仍有少量遗留,朱开沟遗址仅出土14座白灰面房址[19]。海岱地区的岳石文化也存在白灰面房址,山东长岛大口遗址就出有居住面和墙壁涂抹白灰面的房址[20]。 本文对全国各地区出土史前白灰面房址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将二里头文化时期放在史前进行讨论,一是因为目前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开始于商代的甲骨文,本文的史前特指文字出现以前;二是为了完整地说明史前白灰面房址的分布趋向。 根据出土情况,白灰面房址的分布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以中原为中心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的现象。笔者将这一扩散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仰韶早期,为白灰面诞生期,迄今仅发现山西芮城东庄村F201一处。目前虽无法确定具体地点,但白灰面诞生于中原地区无疑。第二阶段为仰韶中期的初步传播期,白灰面在中原地区扩散开来,并且传播至汉水上游地区。第三阶段为仰韶晚期的快速传播期,白灰面传播到西北、皖北、黄土高原北端以及长江中游地区。第四阶段为龙山时代的繁荣期,在北到内蒙古中南部、南至长江中游、西到甘青、东达鲁西的广大范围内都有白灰面房址的分布。此时白灰面的分布范围与使用数量达到了鼎盛期,而推动其不断向外扩散的动力无疑是白灰面极佳的坚固美观、防潮防虫等性能。第五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NAS-CC02_2013《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2019-2-20第二次修订清稿).pdf VIP
- JJF1376-2012箱式电阻炉校准规范.pdf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实际问题例5》名师教学设计.doc VIP
- SCR脱硝催化剂体积及反应器尺寸计算表.xlsx VIP
- 房地产市场的数字化转型.pptx VIP
- 妇联换届宣讲培训.pptx VIP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pptx VIP
- iSecure Center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安装部署手册 V1.7.0(1).pdf VIP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思维导图新版、曲线汇总.pdf VIP
- 动火作业专项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