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岁末年初 让我们对不恰当的农村礼俗说“不”吧.docVIP

又到岁末年初 让我们对不恰当的农村礼俗说“不”吧.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又到岁末年初 让我们对不恰当的农村礼俗说“不”吧

又到岁末年初 让我们对不恰当的农村礼俗说“不”吧   编者按:   当前农村人情礼俗畸形发展,究其原因是,普遍存在趋众心理,对越来越重的礼金即使看不惯,心里不情愿,但为了顾“面子”,也只有随波逐流。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想遏制农村“人情债”的泛滥,首先应从培育新农民入手,提高农民素质,正确引导广大农民更新思想观念,做到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安排消费。在新的一年就要来临之际,我们特推出这篇文章,希望广大读者能有新的认识。   在中国农村,农民历来对人情礼俗看得很重,注重婚丧大事以及其他礼俗上的你来我往,这种纯朴的礼尚往来,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又具有一定的经济互助意义。然而,现在的农村,人们在人情礼俗上的往来,由过去的感情型向排场型和经济型快速演变,这使得许多农民不堪重负,也给农民的社会关系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我们来看看王庄的调查结果。      发展特点:   一是名目越来越多。过去王庄在人情礼俗上的消费只限于婚丧嫁娶等少数项目,而现在仅一个小孩子,就有孩子出生七天、半月、满月、百天、周岁生日、十二岁生日等礼数。老人则有过寿、交木(儿女给父母备好寿木后,举行交付仪式)、丧事、五七、周年(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不等。此外,盖房则有打顶、乔迁新居,一般的生意开张,还有同学生日、老师生日等等,甚至有人连孩子升学、参军都要设席纳礼。   二是礼的份量越来越重。在嫁娶喜事上,礼金由过去的几十元,发展到根据关系远近10055数百元不等;在老人丧事上,过去亲戚只是拿些香纸、酒、挂面等,而现在除了这些,还要根据不同的关系送花圈、送礼金,礼金几十元至300元不等;在孩子满月、老人过寿、交木、周年、盖房打顶、乔迁新居等方面,亲戚送礼在100元至数百元不等;所有的人情礼俗上,朋友熟人、街坊邻居的送礼由过去的10元上升到50元至200元不等。   三是范围越来越大。王庄过去人情礼俗的往来范围仅限于圈内的亲戚、好友和近邻。而现在,往来范围不断向外延伸,谁家有了事情,全村各家都要前去送礼,而较远的亲戚和一般的社会关系,或是接到事主通知,或是迫于某种原因,也得前去送礼。   四是频率越来越高。人情礼俗的名目越来越多,往来范围越来越大,势必导致人们送礼频率增高。村民张海明说,前几年我每年接到送礼通知只有几次,而现在差不多每月都有,有时甚至一个月几次。      发展后果:   农村礼俗的畸形发展,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村民陈拴亮说,去年3月,他卖掉500多公斤玉米,准备购买化肥、种子在春播时用,可碰到两家亲戚有喜事就把这几百块钱用掉了。等到种地的时候没有钱,只得到处去借。村民梁立子说,前几天他有一份重礼要送,没备好钱,晚上愁得一夜没睡,没办法,第二天一早去借了几百块钱的高利贷。村民杨保成说,他一年花1分钱都记账,去年一家四口开支啥都算上,共花了9300多元,其中仅送礼就花了5200多元,超过了全年开支的一半。   我们在王庄随机采访了13家农户(全村共计63人)。2005年,这13家农户在人情礼俗上的礼金消费总计35410元,人均562元。王庄在2005年人均纯收入为1540元,人情礼俗的礼金消费占到了纯收入的36,49%。农村礼俗的畸形发展,还恶化了农民的社会关系。农村人情礼俗活动,本来是以亲友走动、感情联络和社会互助为导向的感情型的社会行为,而现在因为名目繁多、礼金厚重,对没有经济能力的农民来说,这种人情礼俗实质上已成为以经济为主的社会活动。   村民许明明说,他结婚的时候,二舅说他困难,人没来,只捎了50元钱过来,爸妈对此很有意见,现在舅舅不到他家来,他们也不到舅舅家去了。另一村民陈来兴说,他的姑舅姐妹现在都很少来往,就是因为送礼闹的,谁都想要面子,可你没钱送,有啥面子?送礼闹得亲戚都断了。   送礼时心存投机取巧引起矛盾。村民张彩弟说:“我表妹搬家的时候,我大姐一下就送了300块钱,因为她马上也要搬家,她给自己拉礼:结果亲戚都得给她一样送上300块钱,大家对她很有意见。”   农村礼俗的畸形发展,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村民杨保成说,去年他送礼花了5000多元,原计划承包一些土地种药材,这下不行了;他腰腿疼得厉害,原想好好看一下,这下也看不成了。村民杨三虎说,他一家平时生活一分五厘地抠,猪肉舍不得吃,衣服该换时舍不得换,有了病也是硬扛。如果没有一年两三千元的送礼花销,肯定会对生活和种地都大有好处;再说,上门送礼不光是花钱,一年用去个把月的时间,要误多少农活!      问题成困:   农村人情礼俗畸形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人情礼俗事情的办理上,农民在争“面子”。在农民的眼里,在婚丧大事以及其他礼俗的办理上,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面子。来了多少宾客,开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