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方先生《论古玉收藏》有感.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古方先生《论古玉收藏》有感   读了2006年第3期《收藏》杂志上古方先生的《论古玉收藏》,勾起了我对自己收藏往事的一段回忆。我自2004年3月走上古玉收藏道路,两年多来,历经瞎子摸象――充电寻路――藏研结合的艰辛跋涉,真切感受到古方先生对古玉收藏爱好者的人文关怀,深刻认识到他的看法正确。      图1 仿古玉人      其实,古方先生《论古玉收藏》一文中的许多观点、看法、经验、意见等,我早在2004年6月的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玉器鉴定技能研修班上就听讲过。我去研修班学习之前,刚涉古玉收藏3个月。其间,由于没有读过有权威的玉器著作,没有得到专家的教诲和收藏家的指点,更不知道玉器市场有着巨大风险,在很短的时间就将一部书的稿费用去大半。2004年3月上旬,我在河南省某市的一个古玩地摊上,偶尔遇到一个神秘的中年男子,他告诉我有人偷挖了一座古墓,出土一件大玉人问我要不要。我看后经过讨价还价就买下了。不几天,我去郑州古玩城,又发现一件像我先前买到的那件玉人。我买下后,发现这两件玉人一个跪姿捧璧、一个跪姿捧璜,当时我根据古人“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的做法,推测这类玉人还应当有几只。为了验证我的看法,我到处去寻找,又第二次去郑州,在原先卖给我玉人的那家店铺又买到一只捧圭的玉人。卖主是个中年妇女,她说有几个人偷挖古墓,她从他们那里买的。我问她还有没有?她讲再打听一下。第三次我再去她店,她果然又有一件。这样,我就把捧着璧,琮、璜、圭玉器祭祀的4件玉人买齐了(图1)。这4件玉人的共同特征:身高28厘米左右,跪坐式,双手各捧不同形状的玉器,三角形眼,方耳,宽嘴,高颧,周身布满减地阳刻纹,器身均有朱砂沁及绺裂。我心情很是激动,自以为捡了个天大的漏。早在第二次去郑州购买时,老伴就劝我不要买了,她说肯定是假的,这样的巧事、好事咋就叫你遇到啦。我当时头脑发热,急于捡漏,并为自己的推测“准确”而兴奋,根本不顾及她的提醒。4月份,我携带一只大玉人去北京请专家鉴定,接待我的是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杂项和玉器专家李久芳先生。他告诉我这玉人是近年来用杂玉仿制的,一是玉质差,二是造型不对,三是纹饰错误,当时也没有这样的大玉人,他建议我今后不要再买此类东西。这次交学费,让我决定去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玉器鉴定技能研修班学习。在学习班上我专心聆听了杨伯达、李久芳、张广文、古方、赵永魁等五位老师的授课。古方老师知识丰富,讲课风趣,从古代玉器概述到历代典型玉器鉴赏,从去新疆和田探访玉矿开采到玉器市场运作,都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讲到古玉收藏应注意的问题,他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相联系,要多看多听多摸,提高鉴赏辨伪能力。他说多看,就是要多看玉器方面的权威著作,多去博物馆看古玉器实物,多记历代古玉器特征;多听,就是要多听有关学者讲座,多听权威专家的意见;多摸,就是要多上手观察古玉器,通过眼观、手感,增加对古玉器的感性认识。同时,还要看一些伪古玉、仿古玉,研究作假的手法,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两年来,我购买了杨伯达、古方、张广文等老师分别编著的《中国玉器全集》《传世古玉辨伪与鉴考》《出土玉器鉴定研究》《中国出土玉器全集》《中国玉器真伪识别》《古玉收藏入门百科》等,购买了史树青、周南泉、薛贵笙等先生主编的书籍,以及《中国文物定级图典》等权威性图书,这些书籍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玉学理论知识,提高了我对玉器的鉴赏能力。   图2 清青玉罐      我自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玉器鉴定技能研修班结业后,逛古玩市场时头脑冷静得多了。两年多来,我去了十几个大中小城市的古玩市场,购买了新石器时代的古玉镯、宋代的白玉马、明代的白玉人、乾隆年制的青玉罐(图2)等,不仅丰富了我的藏品,而且更增加了我的收藏信心。尤其是我边收藏边研究,增添了不少乐趣。去年在《收藏》杂志第5期发表了《玉器纹饰断代歌》,2005年6月15日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了《古玉有三难仿》,去年12月4日在中华玉器俱乐部发表了《〈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创下八个第一》,在今年《收藏》第2期发表了《古代玉璧的风格特征》。这些成果的取得,实在是得益于玉器鉴定技能研修班上几位专家老师的教诲,得益于《收藏》杂志社的编辑的支持。在今后,我要继续在收藏的道路上,再实践,再认识,再提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力争把收藏与研究做得更好。   责编 一粟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