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画札记(二) 从“团方”看“南宋院画”总体水平 古代宫殿建筑,门窗未用玻璃,而用木条斗成图案形窗格,蒙以窗纱。为求美观,于窗格间留出方、圆形,张贴白绢书画。这些书画年久予以更换,贴上、剥落,即称为“贴落”。杨伯达先生《清代院画》49页即有关于“贴落”的引述:乾隆十六年(1751年)《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载:传旨:“汤山行宫内等处字画斗方五百八十五张,着造办处行取白绢写画。”这585张“贴落”,即由画院处、如意馆的画师完成。 明末清初时,南宋“贴落”已受到收藏家的重视。当时的收藏家称其为“贴落”为“团方”。传到现在的“团方”,大多不署作者姓名,但也有署姓名的,如马远、梁楷、阎次平、夏圭、贾师古、赵令穰、李嵩、林椿等等。其实,署名多为后人妄加。清初书画大收藏家安岐说过:历代“团方”,他见到过500多帧,所谓作者是唐人、宋人,大都是后世认为某图风格近乎某人,即为题之。如说署名某人即为某人真迹,又有谁能相信呢? 近现代鉴赏家指出“团方”中的有些署名是后人所加,主要依据是款署墨迹浮躁,不曾深入肌理。或虽深入肌理,也显得要比书画墨色迟几百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委托日本二玄社以必威体育精装版印刷技术、特制印刷器械精印馆藏书画珍品。这些印刷品的流动展览,我曾在金华、义乌看过两次,还买了一本《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书画》仔细赏玩。此书收“团方”52幅,可谓幅幅精到。无署名的作品水平,绝不比有署名的作品差。例如,无名氏的《松风高卧图》(图9),要比阎次于的《秋山烟霭图》好;无名氏的《雪涧盘车图》,要比马远的《寒香诗思图》好;无名氏的《杨柳乳雀图》(图10),要比梁楷的《芙蓉水鸟图》好。 一个时代、一个群体、一个大师的绘画作品,只有看了很多真迹(图片),才能在脑子里留下较深印象,获得“整体水平”。才能以此为尺子,去衡量有关画作的真伪。这52幅“团方”,足使我们看出“南宋院画”的总体水平。有了这个“总体水平”,足以衡量市场上偶尔出现的南宋“团方”的是否可靠。1998年,拍卖市场上出现过4幅马远、马麟等人的“团方”。尽管有清初鉴藏大家宋荦的“审定”章,还有乾隆、嘉庆的鉴藏章,但艺术水平却不及这52幅“团方”的总体水平,其真伪就值得商榷了。 元、明、清以来,推崇文人画。写画论的文人,颇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他们深懂“抑扬法”,拼命贬低“南宋院画”的艺术价值,仿佛对“南宋院画”不屑一顾。我也曾被画史所左右,认为“南宋院画”低人一等。但在看清“南宋院画”的整体水平后,我的画史观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深觉“南宋院画”是一个里程碑,后世工笔画难出其右;只有明朝的仇十洲、清朝的宫廷画家,堪称强弩之末。 于文人画,我不大喜欢“扬州八怪”的作品。但金农、郑板桥的字,还是很喜欢的。还有黄慎、闵贞早年的作品,我觉得很好;往后则不见好,是不是画家出了名,就倚老卖老了呢? “扬州八怪”的笔墨大多草率、粗狂,因而成了造假画者的首选,冒出来的假画特别多。前些日子有人拿一一幅闵贞的《醉八仙》请我鉴定。构图紧密,笔画有力,左上角有款“闵贞画”3字,右上方还有人题了一首诗。纸色较黯,但看起来总觉不“伏眼”,有破绽:笔画有力而不迅捷,题诗较劣,纸色似染,且有多余的横裂纹(不该裂的地方裂开了),个别地方能看出烫焦的痕迹。更怪的是,此图我曾见到过,幅子没这么长,没有题诗。我查了几种图册,偏偏找不到。一夜静思,原来是在一本年历画――原浙江美术学院藏画集中看到的,第二天一早就找到了(图11)。对比之下,不得不说造假者很有水平。画中没有描摹痕迹,可能是用投影机等现代化工具搞出来的。原画浓墨淡彩,造假者为了多分层次,把何仙姑头发等处用了淡墨。造假者也多蛇足,如添题诗、用电熨斗造假裂痕等,真是欲盖弥彰。 如果说不同流派画家问的排斥应该纠正,则书画收藏者不同爱好而引起的偏颇,也应纠正。否则,往往会上当受骗。那位要我鉴定闵贞《醉八仙》的藏家,是个“扬州八怪”爱好者,原以为是不世之遇,但在我给他看了年历画后,豁然开朗,从而避免了一次经济损失。 郎世宁的“线法画” 在老式中国绘画史里,郎世宁只能提到一笔而已。他的作品也不被看重;但《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书画》一书,收图246幅(页),其中郎世宁的画竟有20幅(页),占8%强。又,大陆已任开拍郎世宁的电视连续剧集。 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耶酥会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来华传教,善写生,人物、花鸟奕奕有神。召入内廷任画院供奉,历仕康、雍、乾三朝。郎世宁本欲将西洋画法传播中国,但不为清帝所喜,遂将西洋画与中国画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新的画法――“线法画”,受清帝欣赏,一时跟他学画的人很多。 郎世宁为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