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肛门指检对发现肛门直肠疾病有重要意义.docVIP

重新认识肛门指检对发现肛门直肠疾病有重要意义.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新认识肛门指检对发现肛门直肠疾病有重要意义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重新认识肛门指检对发现肛门直肠疾病有重要意义 张云峰(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人民医院外科 云南红河 654400) 【中图分类号】R57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115-01 【摘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的医疗检查技术的应用:如CT、磁共振、电子肠镜,使我们临床医生产生依赖性而忽视了常规的肛门指检,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延缓了就诊的时限。 【关键词】 肛门指检 肛门直肠疾病 许多肛门直肠的疾病临床表现相似,很难依靠临床症状作出正确诊断,而肛门指检不仅能发现病变的存在,而且能判断病变的性质、范围、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活动度等。 临床上可用于以下几方面的检查: 1 肛管直肠常见良性疾病 1.1肛窦炎、肛乳头炎 指检时感肛门括约肌较紧,齿线处触及硬的凹线或肿大的乳头半触痛。 1.2肛裂 检查肛管可见放射状卵圆形或裂隙状创面、边缘齐整、底红色,慢性的肛裂则边缘不齐、底深、灰白色。 1.3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盆隔肌下方脓肿可见肛门周围或坐骨直肠窝处红肿、变硬、甚至可触及波动而盆骨肌上方脓肿会阴部外观常无异常,直肠指检坐骨直肠窝脓肿可触及该区一侧或两侧隆起lsquo;有触痛及波动。 1.4肛瘘 浅的瘘管可沿外口触及硬素状管道,行向齿状线指压有少量的脓液外口溢出,深部瘘管有时可在直肠壁触及硬索条,复杂肛瘘常触及片状瘢痕。 1.5痔 外痔:检查肛门齿线下方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呈暗红色(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性外痔、为肛门皮赘样或结缔组织性赘生结节。 内痔:单纯的内痔直肠指检不易触及,患者作排便动作,有时可见紫红色痔块脱出肛外。 1.6直肠息肉 位于直肠下中段的息肉,指检可触及柔软光滑、活动的结节。 1.7肛管直肠脱垂 检查时令患者作排便动作,可见脱出肛外肠粘膜堆积似牵牛花状、或宝塔状。 2 直肠肛管恶性肿瘤 2.1直肠癌 约90%的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位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的少数肿瘤,虽不能直接触及,但用腹部与直肠双合诊方法、有些隔着肠壁的可触到,同时可以发现癌肿的形状,累及范围和部位、硬度的程度和固定程度,凡肿瘤累及的直肠壁已固定,且与膀胱、前列腺、阴道或骶骨已有粘粘固定者,表示已至晚期,手术治疗不理想。直肠粘膜表面可触及隆起的结节包块,其形状不规则、质地较硬,凹凸不平,晚期可触及狭窄环或指尖不能通过,包块固定等,指套见含粪的污浊的浓血。 2.2肛管癌 晚期可伴有肛门周围脓肿或瘘管,指检可了解肿瘤的扩散的范围是否固定。 3 肛门直肠损伤 可确定损伤范围及括约肌损伤情况,从而可确定修补术的方式。 总之,不管以后医学技术怎样发展,新的医疗技术设备出现的应用,仍不能排外肛门简便,易行的肛门指检,不能被现代的医疗检查手段所替代,但是要求正规的体格检查,及无菌技术操作,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配合检查让患者采取不同的体位,以便达到所需的检查目的。做好消毒、润滑剂的应用,动作轻柔,指法到位,避免增加病人的痛苦及副损伤,特别要注意男医生检查女患者时有女护士或者家属在旁,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做好准备,做好病情告知。 参 考 文 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临床医学问答上册.河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问答》编写组编著.1979第一版.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