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kV昌吉换流站工程地基承载力的确定.docVIP

±1100kV昌吉换流站工程地基承载力的确定.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00kV昌吉换流站工程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100kV昌吉换流站工程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送变电工程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本文在对plusmn;1100kV昌吉换流站工程土质类别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基土的岩石力学性能;并进行了平板荷载试验,最终确定了地基承载力和弹性模量。 关键词: 换流站;地基;承载力 一 工程意义及概况 plusmn;1100kV昌吉换流站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乃至世界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创新的又一里程碑工程,对特高压电网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站址地貌上属天山北麓冲洪积扇前缘的缓倾平原,地势开阔,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相对平坦。该工程的建设面临着高温、严寒、强腐蚀等不利因素。 二 土质类别及分布规律 换流站地层岩性土质主要为晚更新世~全新世冲洪积成因的细颗粒松散堆积层,地层复杂、变化较大。钻探深度内揭示的地层主要为粉砂、粉土、细砂、粉质粘土、中粗砂。地层由上至下分述如下[2]: ①粉砂(Q4eol),浅黄色、褐黄色,干燥~稍湿,松散~稍密、局部为中密。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暗色矿物次之,含有少量粘性土,层中常夹有薄层粉土。 ②粉砂(Q3al+pl):浅灰色、黄褐色,局部灰褐色,稍湿~饱和,中密~密实,多呈中密状态。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暗色矿物次之,含有少量粘性土,层中常夹有薄层粉土,局部为细砂,厚度变化较大。 ②1粉土(Q3al+pl):灰黄色、灰褐色,湿~饱和,中密,粘粒含量较高。摇振反应明显,无光泽、含铁锰质斑点,局部为粉质粘土。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在②粉砂中,仅在个别钻孔中见到该层。 ③细砂(Q3al+pl):浅灰色、灰褐色~褐黄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暗色矿物次之。含少量中粗砂及少量砾石,粘粒含量较高,层中夹有粉质粘土及粉砂薄层。 ③1粉质粘土(Q3al+pl):黄褐色,湿~饱和,可塑~硬塑,切面光滑,韧性好,干强度较高,可见铁锰质氧化物,局部含小砾石。具有水平层理,夹有粉细砂或粉土薄层,该层主要以透镜体状展布,局部同③层细砂呈互层分布。 ③2粉砂(Q3al+pl):浅黄色、黄褐色,局部灰褐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暗色矿物次之,含有少量粘性土,该层夹有薄层粉土,以透镜体状展布。 ④细砂(Q3al+pl):褐~灰褐色,饱和,密实,砂质不纯,粗砂颗粒含量较高,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暗色矿物次之。夹有中粗砂、粉砂、粉质粘土层。 ④1粉质粘土(Q3al+pl):黄褐色,湿~饱和,软塑~硬可塑,切面光滑,韧性好,干强度较高,土质不纯,混粉细砂。 ④2中粗砂(Q3al+pl):浅灰色、灰褐色~褐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暗色矿物次之。含少量砾石,粘粒含量较高,该层以透镜体状展布。 三 岩土工程性质 3.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根据已有资料及附近工程地质情况,提出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1],见表1-1及表1-2。 表1-1地基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注:表中c、phi;为标准值。 表1-2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注:表中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数值为经验值. 3.2地基土原位平板载荷试验(PLT) 现场在②层粉砂中进行了3点平板静载荷试验[2] [5],分别为T1、T2、T3。试验时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2000kN油压千斤顶,放置于千斤顶顶部的测力传感器测定荷载;50mm量程位移传感器测定沉降;采用堆土作反力装置,通过横梁传递到千斤顶上,沉降量观测采用JCQ503-E型全自动载荷试验仪进行试验,荷载值由安装于千斤顶上的测力传感器测定;在承压板四周安装3个呈梅花状布置的位移传感器对沉降位移进行观测。承压板面积为0.5m2,直径约为0.798m。试验采用慢速维荷法。按照有关规范及现场情况[5] [6] [7],加荷级别定为10级,每级为60kPa。稳定标准为:在每级荷载作用下,连续2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T1、T2、T3点的荷载变形Q-S曲线为缓变性,呈现出良好的强度和刚度变化,且沉降量相对较小其承载力特征值取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为: T1点:fak=3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