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6例脊柱创伤患者的CT诊断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36例脊柱创伤患者的CT诊断分析 田鹏 徐莹 张海龙 杨磊(包钢第三职工医院放射科 01401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064-02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立体重建技术在脊柱创伤中的优势选择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不同程度及不同骨折类型的脊柱创伤患者均行螺旋扫描,确定定位像后,再对创伤部位椎体、附件及其相邻之椎体、附件进行横断扫描,所有患者扫描完毕后均进行立体三维重建。结果 压缩骨折25例,爆裂骨折7例,寰枢椎半脱位2例,齿突骨折1例,骶骨骨折1例,所有病例经平扫及三维重建后,骨折块移位方向,关节脱位以及骨折块与周围组织关系均能清晰分辨,并且对CR片未发现的附件骨折均能清晰显示,弥补了CR片的不足。证明螺旋CT平扫加三维立体重建对椎体骨折类型以及附件的骨折显示明显优于CR平片。结论 CT平扫及三维立体重建的联合应用对椎体及附件的显示、分型及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显示骨折块移位方向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可对脊柱损伤的术前及术后的稳定性作出准确的判断。 【关键词】 脊柱创伤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三维立体重建 临床分析 脊柱创伤是人体中轴骨常见的损伤,是骨科常见的多发损伤,可导致脊髓及神经根损伤、严重者出现截瘫症状,个别甚至受伤当时立即死亡。所以脊柱创伤属于门诊急症,骨科重症,准确的影像学检查对临床医生合理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通常将颈椎、胸椎、腰椎及骶尾椎及其之间的纤维、韧带、椎间盘及脊髓等合称为脊柱,然而,每节脊椎骨又有前方的椎体及后方的附件组成。所以,脊柱创伤包括椎体损伤、附件损伤、椎管内容物损伤和周围肌肉组织损伤等,螺旋CT平描加三维重建可迅速对脊柱的骨质部分损伤做出诊断,并能准确的判断损伤类型、程度、范围及骨折部位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椎体骨折及关节突骨折的骨折块移位引起的继发性椎管狭窄[1]方面,有CR平片无法达到的理想效果,从而对临床医生手术方式的确定、判断创伤的远期预后效果方面有极大的帮助。现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36例脊柱损伤病人资料做一简要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0-年1月~2012年5月来我院的门急诊脊柱创伤病人,所有病人均进行螺旋CT平描加多方位三维立体重建,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7-55岁,平均33.8岁;创伤病史:最短10分钟,最长4周。创伤因素:车祸伤15例,跌伤14例,高空坠落伤7例,重物直接或间接打击2例。临床表现: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疼痛,不能独立站立,部分病人表情痛苦伴腹胀、腹痛等。 1.2 设备及扫描方法 检查使用PHILIPS Briliance螺旋CT机,常规采用平卧位扫描,每个患者均进行容积扫描,确定出病变椎体后对受伤椎体及附件进行横断扫描,扫面方向与椎体轴相垂直,采用3~5mm层厚和层间距扫描,扫描完毕后对受伤部位进行多方位三维立体重建。 2 结果 椎体压缩骨折25例,其中胸12椎体压缩骨折者12例,腰1椎体压缩骨折者11例,胸7、9椎体压缩各1例,爆裂骨折7例,腰4椎体爆裂骨折4例,腰3椎体爆裂骨折3例,寰枢椎半脱位者2例,齿状突横行无移位骨折1例,骶骨骨折并向前移位者1例。 3 讨论 3.1 脊柱的应用解剖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骨,起着躯干部支架的作用,解剖上分为颈、胸、腰、骶及尾椎五部分,除第一、二颈椎及骶椎形态结构与其它椎节有差别外,其余椎骨均有椎体及附件两部分组成,第一颈椎无椎体又叫寰椎,其由一个凸向前的前弓、一个凸向后的后弓及两侧的侧块构成,第二颈椎体有一向上发出的乳头状突起,称齿突,骶椎由4-5块骶骨融合为1块。椎体、椎间盘、脊髓以及上脊椎间的纤维结缔组织相互连接后,按照应用力学理论,可以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2]:前柱,椎体的前2/3,纤维环的前半部分和前纵韧带;中柱:椎体的后1/3,纤维环的后半部分和后纵韧带;后柱:后关节囊,黄韧带,骨性神经弓,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关节突。中柱和后柱包绕着脊髓、神经,该区域的损伤多累及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柱的损伤即椎体的爆裂骨折,其碎骨片和破碎椎间盘组织可以突入椎管内,损伤脊髓或神经根,因胸腰段脊柱(胸10-腰2)处于两个生理弧度的交接处,是应力集中之处,因此该处骨折十分常见,本组23例椎体压缩骨折发生在胸腰段,而下段腰椎骨折多为爆裂骨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迅速而强大的外力作用于脊柱,导致力量不能迅速传递,而力量聚集在下腰部而造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