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6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孙瑜(安庆市血防所专科医院 安徽安庆 246003)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脑型血吸虫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诊断为慢性脑型血吸虫病,1例诊断为急性脑型血吸虫病。全部病例均行内科治疗,8例治愈,3例临床治愈,5例好转。结论 脑型血吸虫病以慢性多见, 主要采用吡喹酮治疗。 【关键词】 脑型血吸虫病 诊断 治疗 吡喹酮 血吸虫病的防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近年来血吸虫病在疫区又有抬头的趋势。血吸虫通常寄生于门静脉系统, 若成虫寄居或虫卵肉芽肿病变发生 于门静脉系统以外,称为异位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异位损害中以脑部损害较为常 见,称为脑型血吸虫病(cerebral schistosomiasis,CSM) 。脑型血吸虫病临床并不少见,各家报道约占血吸虫病发生率的2%—4%[1-3],由于以脑部为突出表现,故易造成误诊,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009年收治的16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它们诊断和治疗方法,归纳总结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标准,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选择相应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这16例患者中有15名生活在流行区,从事渔业或因生活长期、频繁接触疫水,1例患者为非疫区居民,因工作关系曾大量、频繁接触疫水。16例患者中男性11名,女性5名,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42岁。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症状呈间断性发作,阵发性加剧;偏瘫1例;偏身感觉异常4例;癫痫样发作7例,部分发作5例,强制发作2例;昏迷2例;言语障碍3例;双眼复视1例。 1.3 免疫学检查 16例病例全部有血吸虫病诊断依据,其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A)对患者血清进行免疫学检测,血清血吸虫抗体为阳性的有2例;采用间接血凝法对患者血清进行免疫学检测,血清血吸虫抗体阳性的有12例。 1.4 病理活检 有4例患者行开颅术并行病理活检,均示:脑血吸虫卵。 1.5 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CT检查的9例,病灶分别为;右侧顶叶软化灶1例;左侧顶叶占位2例;右侧额叶占位2例;两侧颞叶、顶叶结节占位2例;多发性占位2例。MRI检查的7例,病灶分别为;右侧颞叶占位1例;右侧额叶、顶叶及枕叶异常信号1例;左侧颞叶及顶叶异常信号3例;两侧颞叶及右侧额叶占位1例;两侧颞叶及顶叶1例。 1.6 疗效评价标准 症状消失,影像学复查病灶完全消失即为治愈:症状消失,无影像学复查结果或病灶缩小为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好转,影像学复查病灶缩小为好转。 2 治疗过程 本组病例有1例因合并肝癌转院治疗,1例诊断“脑型血吸虫病治疗后遗症”未进行病原治疗,其余病例在经过营养脑细胞、活血化瘀、脱水、支持及对症治疗的前提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吡喹酮(120或180mg/kg六日疗法)1~2个疗程的抗病原治疗。治疗过程中5例中枢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突发加重,其余11例无反应。经用鲁米那钠、苯妥因钠、甘露醇、地塞米松等抗癫痫、降颅压治疗,所有病例均安全足量完成吡喹酮疗程。诱发的脑部症状最长5天消失,最短当天消失,平均2.5天。7名患者在病原治疗结束后复查头部CT或MRI,病灶缩小或完全消失。 3 随访 本组病例有3例在2010年入我院复治后临床治愈,1例在2010年、2011年、2012年入我院复治后好转,其余8例治愈,4例行开颅术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遗留症状,在随访中有不同程度发作,但发作程度较治疗前大为减轻。 4 讨论 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在南方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脑型血吸虫病是常见的异位血吸虫病之一,好发于疫区青壮年,一般男性多于女性,本组病例男性11例,女性5例,患者来自疫区或者曾经到过疫区,都是高度怀疑本病的重要线索。本组病例有15例生活在疫区,1例曾经多次到过疫区。 脑型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卵异位沉积于脑组织所致,可见于大脑、小脑、脑干、软脑膜及脉络膜丛。脑型血吸虫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由于虫卵分泌毒素和代谢产物, 可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虫卵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细胞。慢性期大量虫卵沉积和异物反应, 形成虫卵性肉芽肿, 虫卵栓塞血管形成脉管炎可引起脑卒中[4]。其中慢性脑型血吸虫病多在感染数月至数年后发病,临床表现可分为癫痫型、脑瘤型、脑卒中型和脊髓压迫症型。按《血吸虫病诊断与治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PSS实战与统计思维》读书笔记.pptx VIP
- 2025年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所属公司公开招聘(4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应急救援技能培训》课件.ppt VIP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11版).doc
- ISO 14001 2015 中英文.doc VIP
- 2025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美国发展历程.ppt VIP
- 【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docx
- DB34_T4098.2-2022_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第2部分:路基工程_安徽省.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