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而合话心声——《荷塘月色》与《我的空中楼阁》之比较.docVIP

不谋而合话心声——《荷塘月色》与《我的空中楼阁》之比较.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不谋而合话心声——《荷塘月色》与《我的空中楼阁》之比较 毛雁斌(福安市第二中学 福建 福安 355000)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散文《荷塘月色》与选修散文《我的空中楼阁》皆为现当代美文的经典之作。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自30年代起,就被多类语文教科书所选用,诞生到现在已七十多年了,其艺术魅力可谓历久而不衰。台湾知名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在众多散文名篇佳作中可算上乘这作。对于这两篇散文佳作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真正将这篇美文进行对比鉴赏者却寥寥无几,两文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写作风格虽有较大差异,然而他们对理想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却 不谋而合的,跳动着的心律达到合拍,共鸣的效果。 1.选材异,题旨同 《荷塘月色》与《我的空中楼阁》两文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取材也有所不同。《荷》文写于1927年,此年是中国的特殊年份,这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笼罩在白色的政治恐怖之中,朱自清正在清华大学教书。“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社会变革给他带来了选择的彷徨,在这“动摇”的时代,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与此同时,朱自清正家庭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他的父子、(继)母子、婆媳等之间的矛盾和作者为了应付这些矛盾在事业上感情上做出巨大的损失才是他“心里颇不宁静”的主要原因。(刘勇民《模糊的背影》《读书》1999年第11期)朱自清先生在1928年《那里走》这篇文章中表露自己的心迹:“我的体力也太不成,况且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活,也不忍丢下了走自己的路。”朱自清先生九个儿女,他的贫困是有目共睹的,性格素养,家庭责任与时代要求形成了矛盾,从而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孤独感,烦躁感,由此作者极想找一块静地,好让自己的心情得以平静,精神得以休憩。在一次月下独行中,他惊异地发现并深深陶醉于荷塘月下的美景之中,为此,作者在写《荷塘月色》一文时,着意描绘了一幅月下茶塘美妙绝人伦的画面,文中的???叶、荷香、荷波,荷塘周围的柳树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景点。由此作者还想到了江南的采莲习俗,想到了六朝的《采莲赋》、《西洲曲》,想到了江南采莲人对幸福,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第一个景物,每次联想都让朱自清暂时获得淡淡的喜悦和某种程度的慰藉。 《我的空中楼阁》写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代作者在现代的城市——台北生活,整天都被包围在喧嚣和嘈杂之中,上下班的堵塞和拥挤,工作时的劳顿和辛苦,难得假日又得为生活的琐碎和繁重而操心,因而作者极其厌弃尘世俗流,纸醉金迷的都市生活,热切盼望找一个自由、宁静、和谐、天然、悠然自得的住处,于是李乐薇从实处切入,挥动着自己彩色的画笔,以小屋为中心,通过辐射式的笔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心情地描绘自己心爱的小屋以主周围的自然环境,描绘了自己“梦中的乐园”——空中楼阁。 两文写作的时代不同,撷取的素材不同,然而他们所揭示的主旨都是不谋而合的,产生强烈共鸣,《荷塘月色》通过描绘荷塘月下的美景以及江南采莲的事情,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无奈和对自己美好生活的热烈憧憬。《我的空中楼阁》描绘的是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图:眉黛似的远山???苍翠欲滴的山林,虚无缥缈的小屋,反映了作者对那种喧器浑浊,纸醉金迷的社会现实的厌弃,表明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自由生活的向往,两文在主题上取得了某种契合与共鸣。 2.风格远、意境近 同样是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与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的构思、表现手法,语言上各有千秋,各具特色。首先在结构设置上,《荷塘月色》一文因情而起,是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出荷塘,赏荷塘中美景,进而引出江南采莲的旧俗,令我“惦”起江南,最后又回到家中。 从情到景,复又归情,是记游,又是抒情。从现实到理想,最后又回到现实。而《我的空中楼阁》则开篇大笔着墨,从山叙起,先点出山和小屋的位置,用粗线条大笔勾勒出山与小屋的轮廓风貌。接着对山和小屋进行具体的分屋描绘,①是写“小屋点缀了山”,②写树“点缀了小屋”,接着作者由近看改为远观,采用仰视的巧妙角度,一个远镜头便把小屋推向了空中。画出小屋的位置之后,转入对小屋周围环境的直接描绘,接下去文章直接点题,写空中楼阁——小屋的“空中”感。使得普通的山和平常的小屋幻化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妙境界。 其次,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前者采用了独到的描绘技巧。①采用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术,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为诉诸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之感。又如“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