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docVIP

151 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1 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51 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何 丹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预防保健科 6 3 5 0 0 0)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51例IM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 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及EBV-IgM抗体检测可帮助确诊;更昔洛韦治疗IM效果确切。结论 应重视IM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提高确诊率,更昔洛韦治疗IM值得推广。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更昔洛韦     Analysis for Clinical features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n151 childrens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features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Metho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summary the symptoms,signs, laboratory tests and treatment of IM in151 cases of children. Result Fever, angina, hepatomegaly, splenomegaly, swollen lymph nodes was the most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IM, and nasal congestion, eyelid edema was also two important signs, detection for atypical lymphocytes in peripheral bloodappears and EBV antibody (VCA-IgM) can help comfirm the diagnoses;The effection was exact for ganciclovir treat IM. Conclusion Pay more attentionto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IM was helpful to achieve diagnosis earlier and correctlier; treatment of IM with ganciclovir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clinical feactures; ganciclovir 【中图分类号】R 7 2 5 .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0 7 -8 2 31(20 11)0 9- 1 12 5 -0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主要由EB病毒引起,儿童常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预后不一。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51例IM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与总结,以探讨其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51例IM患儿,全部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1]。 1.2 方法 将151例IM患儿分成~3岁,~7岁,~14岁三个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组间临床特点的差异;比较患儿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及采用传统抗病毒药(利巴韦林)治疗在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上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chi;2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性别及发病年龄 男96例,女55例,男女之比为1.75∶1。发病年龄为4个月~14岁,平均4.15岁。4个月~3岁组69例(45.7%),~7岁组42例(27.8%),~14岁组40例(26.5%)。7岁以下儿童占73.5%。 2.2 临床表现 发热139例(92.5%),其中38.5℃以上124例(82.12%);咽峡炎110例(72.85%),其中有白色分泌物附着54例(35.1%);肝脏肿大126例(83.44%),颈部淋巴结肿大116例(76.82%),脾脏肿大93例(61.59%);双眼睑水肿82例(54.30%);鼻塞75例(49.67%);皮疹18例(11.92%);明显黄疸2例。无死亡病例。临床表现与发病年龄的关系见表1 2.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gt;10times;109/L者12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