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出版社 社文分社 国际法 第十三章 国际环境法 第一节 概 述 一 国际环境法的概念 国际环境法对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和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环境中,国界能隔开国家的领土,但隔不开环境的相互影响,一国的环境问题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不利的影响或损害。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环境防线,因而通过国际合作,制定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符合各种不同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的利益,符合全人类的利益。国际环境法便是在此需求中应运而生。 二 国际环境法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际环境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的活动创造了灿烂的现代物质文明,同时也在以惊人的速度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众多环境问题赫然呈现在人类面前:如空气、水和土壤遭受污染,陆地和水的生态系统酸化。自从工业革命以后,弥漫在工业化国家上空的有毒气体有增无减。 (二)1972年以前的国际环境法 环境污染问题自古有之,有些国家的国内法中早已出现过保护环境的零星规则。 (三)1972年以后的国际环境法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国际环境法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1968年瑞典驻联合国大使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上正式提出国际环境保护问题,建议召开加强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的国际会议。同年联大决定于1972年6月5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有关人类环境保护的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召开以前,在瑞士福克内斯举行了一次发展与环境讨论会。会上澄清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发展与环境没有根本的冲突,它们是一致的和不可分的。 一 国际水道的保护 国际水道是指其组成部分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河流、湖泊、运河等水道系统。早期河流湖泊的污染是由于向河流倾倒生活污水、灌溉农田引起的。河流等通过自身的净化,没有产生危害性后果。因此,在19世纪中期以前,没有涉及防止国际河流、湖泊污染的条约。 第二节 国际环境保护制度 二 海洋环境及海洋生物的保护 (一)海洋环境保护 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条的规定,海洋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和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湾,以及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他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害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海洋污染源极为广泛:有随江河输入海洋的陆地污染物;有飞机船舶等向海洋倾倒的废物垃圾;有船舶航行时排放或油轮发生事故造成的油污;有海底矿物钻探和开采造成的海洋环境损害。 为控制这些海洋污染源,已缔结了一系列专门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公约。 1.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对海洋污染可由船舶在操作过程中的排油或排放其他有害物质而造成。1954年在伦敦召开了防止海洋石油污染的国际会议,针对船舶操作过程中排油造成的海洋油污,签订了《防止海上油污国际公约》,公约于1958年7月26日生效。该公约的主要内容有: (1)在沿岸设立50海里的油类和油性混合物禁排区,特殊区域禁排区扩大到100海里或150海里。 (2)规定船舶排放油污制度。禁止油轮在禁区内排放油类或油性混合物,非油轮的排放应尽可能远离海岸(12海里以外),载运2万吨及2万吨以上散装货油的船舶禁止在禁区内排放油类或油性混合物。 (3)要求缔约国做到改进其船上的盛油设施,以防止油与水混合入海;保证悬挂其国旗的所有船只的船主将油类排放情况记入油类记录簿;在主要港口建立接收压舱水及洗舱水的设备。 2.防止船舶事故污染 1967年3月18日,利比亚油轮“托里·卡尼翁”号在英吉利海峡触礁沉没,11万余吨原油泄入大西洋,使英国、法国蒙受了巨大损失。这一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对船舶事故造成海上油污的重视,于1969年制订了两项有关的国际公约:《关于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简称《干预公约》)和《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简称《民事责任公约》)。 3.控制海洋陆源污染和海洋开采污染 陆地污水如工业废水、农田流出的污水、沿岸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垃圾通过江河和排污管道流入海洋,是海洋污染的一大原因。大陆架上的石油开采常伴有油井井喷,把大量石油喷入海洋,亦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 (二)海洋生物保护 在国际上,签订了大量的保护海洋生物的双边条约、区域性公约和全球性公约。全球性国际公约有1958年《公海渔业及生物资源保全公约》、1946年《国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机构内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doc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年高压电工证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投标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