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急救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急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一种由多种基础病变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以全身凝血系统的激活、纤溶系统的紊乱、纤维蛋白沉积及多器官内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为特征,最终可出现广泛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该病预后差,病死率高,有文献报道产科DIC病死率为9.1%[1],属临床急重症[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产科DIC患者18例,抢救成功,无孕产妇死亡,现将主要急救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8例,患者年龄25~39岁,年龄(31±4.3)岁,孕周27+1~40+1,周,孕周(34.2±3.6)周;初产妇12例,经产妇6例;曾有1次流产史4例,2次以上流产史10例;1例双胎;有系统产前检查14例,其余均无产前检查。18例患者中,阴道分娩4例,其中1例产钳助产,其余14例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DIC发病时间2例在产前,16例在产后。
1.2 发病诱因
本组18例中,胎盘早剥7例(其中子痫前期3例、死胎2例),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6例,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双胎一死一活2例(其中子痫前期1例)、羊水栓塞、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1例。
1.3 临床表现
本组18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器官和组织出血,主要是产后出血,伴低血容量性休克4例。分别表现为:2例穿刺采血易凝;4例宫缩乏力、产后阴道出血不凝;1例子宫收缩好但阴道持续少量出血且不凝;7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不凝;3例术后腹壁伤口持续少量渗血;1例皮肤瘀斑。
1.4 诊断
18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的DIC实验室诊断标准[3]。
1.5 实验室检查
18例患者中PLT计数134.4 s。
1.6 治疗方法
(1)去除原发病诱因:胎盘早剥患者在输血输液的前提下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患者立即按摩宫底,及时使用欣母沛、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等子宫收缩剂,碘仿纱条填塞宫腔止血;阴道壁裂伤患者及时缝合伤口;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导致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结扎止血;羊水栓塞患者予改善低氧血症、抗过敏抗休克治疗。(2)输注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以增加血容量和补充凝血因子,恢复止血。(3)使用甲强龙抗炎抗感染。(4)个别患者由产科抢救小组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经以上处理和碘仿纱条填塞宫腔止血无效后,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2 结果
2.1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孕产妇的结局
18例患者均发生产后出血,出血量600~8800 ml,(3450±1600 )ml;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4例。18例患者均输红细胞,输注量2~19 U,其中8例输注量≥10 U;输新鲜冰冻血浆400~3760 ml,其中7例输注量≥1000 ml;12例患者输注纤维蛋白原,输注量1~5 g;5例患者输凝血酶原复合物,输注量400~2000 U;5例患者输血小板,输注量15~30 U。给予子宫动脉结扎1例,碘仿纱条填塞宫腔7例,经积极抢救止血无效行子宫行次全切除术3例。所有患者产后均转入ICU治疗,ICU治疗时间1~2 d,总住院时间5~12 d。仅1例在术后14 h发生呼吸衰竭,病情稳定后转往外院治疗,其余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均恢复良好,治愈出院。
2.2 围产儿结局
足月产8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250 g~3850 g;早产8例,其中4例死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150g~2250 g;有生机儿2例,体质量分别为630 g和1000 g。放弃治疗1例,随母出院8例,在NICU抢救治疗有5例,均存活。
3 讨论
3.1 DIC的早期识别
有文献报道,DIC通过严重的出血和器官衰竭明显地影响着患者的病死率,因此正确早期识别DIC至关重要。总结临床经验,笔者认为最有价值的临床线索有:①血液不宜抽出或抽出的血液易凝固;②伤口持续渗血、穿刺点不易止血、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③多发性出血倾向,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阴道出血等;④休克;⑤栓塞等,应想到发生本病的可能,及时汇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尽早诊断,抓住DIC患者的黄金抢救时机。本组有2例发现血液不宜抽出,3例发现伤口持续少量渗血,汇报医生。即行实验室检查:纤维蛋白原0.5~1.1 g/L,凝血酶原时间17.1~20.2 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5~42.5 s,3P试验弱阳性或阳性,遵医嘱予输血、纤维蛋白原静脉滴入、止血抗休克等相应处理,5例患者2~4 h症状缓解,实验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