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脾胃中气为中心生理病理观三家言
以脾胃中气为中心生理病理观三家言摘要 李东垣、黄元御、彭子益三医家都以脾胃中气为中心研究脏腑的生理病理,然而其理论视角却有所不同。李东垣侧重于探讨内伤脾胃而引起的脏腑功能的失常,黄元御侧重于探讨脾胃中气与肝心肺肾之间气机及功能的和调,彭予益则侧重于探讨脾胃中气与其它脏腑、经络在生理功能上相互的影响。把三医家的特色理论加以互参、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各医家的理论特色及适用范围。
关键词 李东垣 黄元御 彭子益 脾胃中气 脏腑 生理病理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整个脾胃的功能构成中气,脾胃中气对于人的生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脾胃同居中焦属土,与肝心肺肾四脏关系密切,脾胃病则会导致四脏的功能失常,四脏功能失常亦会影响脾胃的运化。许多医家对脾胃的功能尤为重视,他们从脾胃中气人手,深入探讨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纷纷提出各自的特色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治则、处方用药。李东垣、黄元御、彭子益三位医家是其中比较有特色、有代表性的。笔者把其以脾胃中气为中心探讨脏腑生理病理的观点加以归纳整理、互参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各医家观点之异同。
1 三医家的特色观点
1.1 李东垣的特色理论――脾胃运化,清升浊降,贵在升降有序:李东垣(1180―1251),名果,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代著名医家。李氏著《脾胃论》,在书中他强调人以脾胃为本,脾胃运化为元气生发之源泉,脾胃损伤则百病由生。李氏在《脾胃论振燥令,阴降彻地。至冬,少阴之气伏于泉下,万类周密。脾胃运化效象于天地,“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若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脾胃虚弱,营血大亏,则所生受病,心火盛,阴火乘其土位,又加之喜怒忧恐损伤元气,更益资助心火,心(子)火旺而令肝(母)实;所胜旺行,肝旺挟火势横逆脾胃;所不胜乘之,土虚不克水,肾水反来侮土。脾胃运化清浊升降逆乱,水谷精微不能化生元气,心肝肺肾功能失常,使得百症由生。
1.2 黄元御的特色理论――脾胃中气为肝心肺肾功能的轴心:黄元御(1705―1758),名玉路,清代医家,曾为乾隆御医。其精研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通彻颖悟,为昭先圣经旨而作《四圣心源》。在书中黄氏提出“脾胃中气为肝心肺肾功能轴心”的特色生理病理观。他讲:人秉天地之阴阳而生,阴阳之交,是谓中气。中气左旋,则为己土,己土为脾,脾土左旋,谷气归于心肺,升发之令畅,肾水温生而化肝木,肝藏血,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而为心火;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胃土右转,谷精归于肾肝,收敛之政行,心火清降而化肺金,肺藏气,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而生肾水。其中中气为阴阳升降的枢轴,肝心肺肾为四维,四脏的生理功能在脾胃中气的协调作用下,使得脏腑气机阴阳升降有序,从而脏气相互滋生,功能相互引发。若中气衰,则脾胃不运而湿盛,水泛土湿,肝木横塞而不达,戊土不降,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
1.3 彭子益的特色理论――中气四维轴轮互运而成圆运动:彭子益(1871―1944),名承祖,清末民初云南著名医家,“实验系统古中医学派”的创始人。其著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名《实验系统古中医学》),在书中彭氏提出圆运动为自然、生命正常运化的基本模式,《易经》八卦图八卦循环为其圆运动的基本规律。彭氏举自然界圆运动的规律: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经秋降入地面之下的水中,通过冬气的沉藏,来年春初阳热由水中升出地面,生发万物,又经夏阳热由地面降入水中,升极而降,降极而升,升降不已,而成圆运动。而对沉浮升降圆运动起到调控作用的,彭氏称其为中气。人与天地之气相应,人之生理亦要顺应四季阴阳之变化,生化收藏要四时有序。同时,人每时每刻脏腑之运化亦为一圆运动,其中脾胃中气如轴,四维如轮,中气左旋,则木火(肝心)左升,中气右转,则金水(肺肾)右降,轴轮协同作用,轴运则轮行,轮运则轴灵,二者作用密不可分,共同维系圆运动的正常进行。若中气不运,火气宣通于上,水气封藏于下,木气疏泄于左,金气收敛于右,四方的作用各走极端,则内之轴不旋转,外之轮不升降,而不成其圆运动,故造化隧息,疾病相生。
2 各医家观点之比较
2.1 脾胃中气与其它脏腑的关系:李东垣认为脾胃与肝心肺肾四脏关系密切。脾胃健旺则四脏安,脾胃虚则病及四脏,他讲:“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若胃气一虚,脾无所禀受,则四脏及经络皆病。
黄元御认为脾胃中气乃五脏生理功能之源。土气升降周旋,而化生五味、五情、气血、阳神、阴精。土气中郁传于四脏,而作酸苦辛咸诸味。土气回周而变化,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