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及空气灌肠整复治疗体会.docVIP

28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及空气灌肠整复治疗体会.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8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及空气灌肠整复治疗体会

28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及空气灌肠整复治疗体会资料与方法 一般情况:28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中,男196例(70%),女84例(30%),男∶[KG-*2]女=2.3∶[KG-*2]1,发病年龄1.5个月~9岁,大于1岁者90例。本组病例出现阵发性哭闹者270例(94.4%),出现血便者200例(71.4%),出现腹部包块者220例(78.5%),出现呕吐者160例(57.1%),就诊时间最早为6个小时,最迟者为108小时,48小时以内就诊者210例。 辅助检查:①腹部透视:腹部透视对肠套叠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X线表现:a.右侧腹部密实,无充气肠管影或无结肠充气影像。b.右侧中上腹部或左侧腹部软组织肿块影。c.不全性低位肠梗阻表现,高低不等大小不一的低位小肠液气平面。②B超检查:B超检查可于腹部探及软组织块影,呈同心圆征,斜切面呈假肾征,以此可以确诊。但肠管内多量积气、潴留较多大便或肠套叠部分进入盆腔及B超医师缺乏经验均可导致漏诊。本组280例均行B超检查,检出232例(82.9%),漏误48例(17.1%)。③空气灌肠:空气灌肠是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和治疗的首选方法,具有简便、直观、准确、安全的特点。 治疗方法:调节灌肠压力60~112mmHg行治疗性灌肠,见气柱向前推进,套入之头端逐渐被推行后移,并渐逆行回缩至回盲部,移动速度与注气压力和套叠部位的松紧度密切相关。若不能复位,应放出气体,待患儿休息片刻,然后再次注入气体。在复位同时,如套头回缩至右上腹,术者可用手在患儿腹部按摩,将肿物向左向后下方推压以帮助复位。在套入肠段退至回盲部时,复位会出现困难,可反复充气以助复位。当看到气体突然进入小肠,继之中腹部小肠迅速充盈气体,肿块于回盲部突然消失,同时机器压力指示下降,再充气压力不再升高,说明整复成功。继续维持肠内压一段时间,防止复位不全。将结肠气体放出,再次检查腹部不再扪及肿块,拔出气囊管,多有大量气体和暗红色血黏液便排出。对难复性肠套叠患儿,可给患儿肌注阿托品和鲁米那解痉镇静,进行复位,并在整复时使用脉冲加压,间断性手法按摩可提高整复成功率。结 果 本组病例空气灌肠整复成功260例,成功率92.8%,失败20例(7.2%),穿孔1例(0.36%)。其中12例72小时内反复多次套叠,再次经空气灌肠整复后,临床保持肠管压力12小时(即100~200ml/2小时注气保持12小时),均康复出院。 讨 论 我院自2000年开始采用空气灌肠方法诊断和治疗小儿肠套叠,整复率达92.8%,取得较好结果,其具有操作简便、直观、准确、安全的特点,且如果发生穿孔时,对腹膜刺激也较小。 空气灌肠的压力选择、适应证和禁忌证:诊断性空气灌肠一般选择45~60mmHg压力,如压力过高,肠套叠包块有时不易看清,反而不能明确诊断。治疗性灌肠压力一般选择60~112mmHg,以防压力过高致医源性肠穿孔。 空气灌肠复位的适应证为:①全身症状良好,年龄10个月以上。②肠套叠时间48小时以内。③腹胀不显著,腹部平坦、柔软,无腹膜刺激症状。④套入部未达脾曲以下。⑤血便症状不严重。⑥透视下肠腔内无明显液平。 空气灌肠复位的禁忌证为:①全身状况较差,年龄10个月以下,伴有高热、脱水、精神萎靡不振及休克等中毒症状者。②发病超过48小时,尤其72小时以上者。③腹胀明显,且透视下肠腔内有多个巨大液平面。③已有腹膜刺激症状或疑有肠坏死者。⑤患有痢疾等肠襞本身的损害性病变而合并肠套叠者。⑥多次复发性肠套叠而疑有器质性病变者。⑦出血便早且量多,肠壁血管损害严重者。⑧套入部过长,达脾曲以下,估计很难复位者。⑨小肠型套叠。由于小儿肠管较细,易发生血运障碍,时间愈长愈严重,可导致肠坏死,盲目灌肠易致医源性肠穿孔。 整复成功指标:①整复中见杯口状软组织影消失。②大量气体进入回肠,肿块于回盲部突然消失。③腹胀减轻,腹部触诊肿块消失。④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安静入睡。⑤血便减轻至消失。 复位后处理:复位成功后,患儿安静入睡,不再哭闹,可予活性炭1g口服,4~6小时后由肛门排出含有黑色炭末的大便或在灌肠液中见到黑色炭末。由于复位后,肠内的细菌和毒素吸收,患儿出现腹胀、高热、心率加快等症状。应给予静脉补液和应用抗生素,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对高热等症状进行处理,同时注意其腹部体征变化,预防再次肠套叠的发生。 空气灌肠复位失败转手术治疗指征:①具有上述禁忌证且行B超及低压空气灌肠明确诊断者。②肠套叠之套入部经反复注气停止后,套叠部又回缩至原位,反复注气无进展。③腹部包块扪及时无硬度、粗度。④一般情况差或出现休克。⑤整复时并发肠穿孔者。 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①肠穿孔是主要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5%,其原因: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