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三十年代民国金融货币改革综述
20世纪三十年代民国金融货币改革综述摘要: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然而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国家长期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扰,经济低迷,币制混乱。所以南京国民政府在三十年代进行了金融改革,企图通过放弃银本位,废两改元,推行法币等一系列的措施来扭转经济混乱的局面;与此同时英美日围绕中国货币的控制权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但是随着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法西斯野心膨胀,滥发纸币弥补财政赤字的极端政策最终葬送了三十年代金融改革的成果。 关键词:法币政策;民国政府;通货膨胀;四行二局;财政赤字 民国时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金融改革则直接影响到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命运和步伐。金融改革之中又以货币现代化为发展现代经济的必要条件,所以民国政府在三十年代大刀阔斧的进行了金融币制改革。 一、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币制现代化有两大明确的标志,一是货币发行的集中,二是有统一的货币。但在30年代实行币制改革之前,中国的货币制度十分混乱,外国人阿瑟·恩·杨格评论当时中国的货币:中国的币制是在任何一个重要国家里所仅见的最坏制度,它是乱七八糟一大堆铸币、重量单位和纸币凑成的大杂烩。①这是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对白银的铸造没有统一的规定,致使各地铸银形状不一,成色不一,重量不一,而且名目繁多。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虽以银元为主,实际上银元、银两和纸币并行使用,而银两又分为元宝、银块、银锭、碎银等几十种,银元也有民国铸造的袁洋和孙洋,国外流入的鹰洋、龙洋和西班牙洋等二十几种。复杂的货币制式给金融 、贸易及社会财经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事实上,中国的有识之士和工商界早就对中国币制的紊乱深恶痛绝,力图改变这一现状。1917-1927年,全国商会联合会、全国银行公会联合会、上海总商会以及许多学者如经济学家马寅初等先后提议设立中央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由于军阀政府忙于内战,无暇顾及改革,加上金融界保守势力从中作梗,北洋政府均未能采纳实行。1926 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伊始,财政当局就提出了中央银行所发纸币的地位问题,如纸币发行应有严格限制 ,除中央银行纸币外,外国殖民地银行发行的纸币只能在内地商场使用等。 二、国内外双重因素引发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决心 1933年3月8日,国民政府正式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将银本位币定名为“元 ”,每元重量为 26.6971 公分,其中含88%纯银(12%为铜),银重 23.493448 公分;旧有银元,“合原定重量成色者,在一定期限内得与银本位币同样行使。② 国内方面:为改革币制,先后由宋子文、孔祥熙担任总裁的中央银行,在1934年经过南京国民政府的批准,由国库拨资发行金融公债6000万元,使得中央银行的资本迅速增至1亿元;曾是北京金融支柱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分别加入官股之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国资央行,中国农民银行以同样的方式成为了国资银行。同时,南京国民政府还设立了以经营进口军火为主的中央信托局和从事小额储蓄储金汇兑的邮政储金汇业局以垄断全国的信托保险等金融事业。除了上述以外南京国民政府还控制了一大批二三流的银行,如被称为“小四行”新华信托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被称为“北四行”的金城、盐业、中南、大陆四个银行;被称为“南三行”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至1935年官办银行已经有1971家,占全国金融机构的77%。这样,南京国民政府便直接控制了以“四行二局”为中心的全国各级金融机构。这就为后面的发行法币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国民政府进行的币制改革,其实也有弥补财政赤字,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南京政府成立以来为排除异己,建立一党专政,镇压人民,大力扩充军队实力;另外,还建立庞大的特务组织,镇压革命运动,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严密的统治网;与此同时,还不间断地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从1930年12月到1934年10月,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围剿”,并迫使红军进行长征。维持庞大的军队,进行内战,必然需要庞大的军队开支,据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告,其军费开支,从1928年会计年度的21000万元增加到1931 年的30400万元,增加了50%。1933年,又增加到37300万元,增加了78%。1928年、1931 年军费开支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是50.8%、44.5%,1933年为48.5%。军费开支过大的结果,使财政赤字扩大。1928年度国民政府财政赤字为10000万元,比1927年增加了30%,1933年又增加了19600万元增加 96%。③ 国际方面:时不我待,一场突如其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美国在随后的 1934年颁布了“购银法案”,这在全球金融系统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在全球广收白银的做法严重冲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