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认识科学”(十一)科学与常识——大卫amp;#183;凯里对萨耶amp;#183;塞缪尔的访谈.pdf
【科学哲学·如何认识科学】
‘‘ 如何认识科学”(十一):科学与常识
——大卫·凯里对萨耶·塞缪尔的访谈
萨耶·塞缪尔, 大卫·凯里
摘要:萨耶·塞缪尔试图复兴一种对科学服从常识判断的理性说明。他认为,我们理解世界是通过我们的
感官,感官也是我们维系于所予世界的方式;并且,只有承认我们拥有共享周围世界的天性,我们才能够发现我们
的本性。常识是连接世界与我的心灵之间的通道。我们的思想,无论怎样抽象,总是建立在我们感觉经验的基础
上的。科学在知识和经验之间造成了一种破裂。科学知识是创造性的、建构性的、有意而为之的,这些属性使得科
学知识完全不像人们以前所依靠的常识并取代了常识。科学认识变成理性和所有恰当知识范式的象征。在塞缪
尔看来,政治应该是每个公民都可以理解和体验的东西,否则,如果只有专家有资格发表观点,那么普通公民就被
剥夺了运用判断力的任何机会。我们急需一种所有公民都能参与“什么对于我们是好的”问题讨论的语言。萨耶
·塞缪尔想要挑战科学对理性的垄断,恢复常识的尊严并限制科学的应用。
关键词:科学;垄断;常识;公民;语言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ZX023)。
作者简介:萨耶·塞缪尔(SajaySamuel),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商学院临床教授,科学和常识方面的随笔作家。
肯尼迪:我是保罗·肯尼迪,这是《思想》 想》栏目中,作为我们系列节目“如何认识科学”
栏目中的“如何认识科学”节目。 的继续,他与我们分享他在科学与感觉问题上的
塞缪尔:我们理解世界是通过我们的感官。 反思。该系列节目由大卫·凯里主持。
感官也是我们维系于所予世界的方式;并且,只 凯里:塞缪尔有关科学与常识方面的研究
Illi—
有承认我们拥有共享周围世界的天性,我们才 工作,开始于他与已故伊凡·伊里奇(Ivan
能够发现我们的本性。所以,除非我们保持与 ch)之间持续多年的一个对话。伊里奇是有关
世界的联系,就是说,将我们的手指插进泥土, 专业人员和专家权力的一个批评者。在诸如
Seciety)和
否则我们将永远误解我们的本性。常识是连接 《反学校教育的社会》(Deschooling
世界与我的心灵之间的通道。 《医学的报应》(MedicalNemesis)这些书中,他
肯尼迪:1543年,尼古拉·哥白尼出版了挑战这样的思想: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不可
《天体运行论》一书,该书将地球从宇宙的中心 避免地必须服从于那些声称拥有科学知识的
移开。90年过后,伽利略在《关于两个世界体 人。塞缪尔遇到伊里奇几乎是在20年前的宾
系的对话》一书中,赞扬了他的前辈哥白尼的 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他从他出生国印度到那里
成就。他说:哥白尼使“理性战胜了感觉”;如 去做商业管理方面的毕业论文。伊里奇的教学
果我们要理解事物的真实本质,科学要求我们 给他深刻印象;他们建立了友谊,然后是接下来
必须拒绝我们感官的证据。这在今天已经是一 的一个紧密的智力上的合作。伊里奇2002年
种老生常谈了。真理隐藏在事物外观的后面或 去世后,塞缪尔继续他们一起从事的工作。他
下面。根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塞缪尔的 特别聚焦于科学判断是如何被判定的问题。他
观点,这一感觉的丢失有致命的后果。他说,没 想知道,有一种人们可以对借以证明专家规则
有常识,科学就会蒙蔽我们全部的眼界,使我们 是正确的科学知识进行质询的常识吗?
在科学之外没有立足之地,使我们失去用以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图真”的企图——以豫西北地理背景中《匡庐图》的比对为例.pdf
- “土贡松”母树林种子品质与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pdf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内容详析.pdf
- “地理原因类综合题”教学策略初探——以高考文综课标乙卷为例.pdf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语境下社会公众参与科学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pdf
- “大学校长道德领导”释义与内涵.pdf
- “大年表”技术史的编史学范本——读姜振寰主编《社会文化科学背景下的技术编年史(远古-1900)》.pdf
- “天下之中”观念烛照下的“天下意识”建安诗歌地理生成学略论.pdf
- “如何认识科学”(二十一)科学与世界观——大卫·凯里对克里斯多夫·诺里斯和玛丽·米奇利的访谈.pdf
- “如何认识科学”(十二)科学的世界与感观的世界——大卫·凯里对大卫·艾布拉姆的访谈.pdf
- “威代尔”葡萄单株负载量对浆果品质和枝蔓贮藏营养的影响.pdf
- “学科”与“科学”之辩以及对人文学科性质的认识.pdf
- “官德”评判标准:“高蹈道德”抑或“底线伦理”——祁东县长“四不”承诺风波的政治伦理学思考.pdf
- “客观性”与科学本体论.pdf
- “家庭生活科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pdf
- “导·学·评”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课堂观察的实践与思考.pdf
- “局外人”之惑──系统视域下的科学价值问题.pdf
- “巴学园”教育视角下幼儿好奇心学习品质探究.pdf
- “希望”式的道德——论道德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一致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