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乾时代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对西方影响
康乾时代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对西方影响摘要:本文介绍了17-18世纪欧洲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中出现中国主题风格的文化历史背景;评述康乾盛世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在西方的传播的原因及意义;用历史资料和图片展示了欧洲各国部分建筑艺术的中国风格;分析研究了“中国基调”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当今我们应该就此反思的历史与现时诸问题。
关键词:康乾时代; 欧洲; 建筑艺术; 中国风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s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Chinese theme and style in European architectural art and sculpt art. It also discusses the cau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flourishing spread of the Chinese garden architectural art in the west during the prosperous periods of the two emperors Kangxi and Qianlong in Qing Dynasty. With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pictures, it presents the Chinese style in part of architectural art works of European countrie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occurrence of differences of the“Chinese key”. At last,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at the present time, we should seriously consider a number of historical and current problems.
Key words:the era of the emperors Kangxi and Qianlong; Europe; architectural art; Chinese fashion
中图分类号:TU-0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8-0081-04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与文字狱、民族歧视、闭关锁国等落后的封建统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承载着中国灿烂文化的传统艺术大踏步地迈向万里之外的欧洲,展现出东方汉唐遗风的中华文明在欧洲引起了中国热潮,显示了那个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进程。
1来自神秘东方的园林建筑艺术
1.118世纪是“中国风尚”在欧洲前所未有流行的时期。英国首任驻华使节在1793年游览了承德的避暑山庄,随员巴罗在《中国游记》中盛赞了山庄的园林建筑:“错落有致,间隔合宜,恰到好处,互相衬托”。坦普尔在具体介绍这种园林艺术之后,又专门指出中国园林有更高级的美――不规则的自然美,推动了英国“不规则园林”运动的兴起,他由此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观念进入英国的先导和推广者,随后,整个欧洲掀起了仿建中国园林的热潮,英、法、德、荷兰、瑞典及俄罗斯等国都出现了中国风格的园林,并修建了许多包含中国基调的建筑,其中不乏代表性作品。
1.2洛可可艺术风格和古代中国文化的契合,给18世纪的欧洲带来启发艺术新风格的灵感。17世纪,欧洲人仿佛对东方和整个中国入了迷。追逐各种与中国有关联的器物在欧洲社会形成了时尚。中国艺术所特有的自由曲线,华美、光泽和明快的色调与巴洛克的修饰手法并不矛盾。于是追逐这种“时尚”最典型的形式体现在仿造中国式园林与建筑方面。到18世纪的70~80年代“中国时尚”达到鼎盛。中国元素不仅是消费时尚,同时也是反映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不是对中国古典艺术手法的简单模仿,而是对巴洛克艺术的反叛和否定。艺术史上称其为 “洛可可”(Rococo)风格,这种风格具体表现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崇尚自然情趣,在建筑内外装修上追求曲线变化、色彩繁华的审美观,所描绘图案的主题多为盛开的花木、鸟虫、村庄、猎人及渔民等。中式房间常配以来自中国的绸布,家具、陶瓷等器物,还有中国年画等等。
1.3欧洲诸国帝王仿造及社会追捧,导致“中国热”升温。中国园林艺术在欧洲成为时尚,法国路易十四国王是开山鼻祖。1670年他在凡尔塞建起了富有中国情调的特里亚农宫(Trianon),引来了欧洲各国的关注与效仿。一时间,欧洲出现了许多中国风格的代表性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如普鲁士波茨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