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美国总统大选相关报道看新闻客观性.doc
从美国总统大选相关报道看新闻客观性
摘要: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有关候选人的新闻报道通过多种渠道迅速进入公众视野,真伪难辨,详略不一。本文在对众多报道广泛调研并综合整理之后,结合国内热点,从新闻客观性的角度出发,对数字信息时代下的传媒工作提出了良性发展建议。
关键词:美国大选;新闻报道;客观性
一、事件回顾
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11月9日凌晨1:40,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纽约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以274:218的选票比重战胜希拉里,赢得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回顾本次大选历程,自2016年7月,美国两党分别确定各自总统候选人开始,激烈的竞争便伴随着令人难以预见的爆料消息拉开序幕。特朗普的“税单门”、“大嘴门”有增无减,希拉里的“邮件门”、“健康门”和克林顿基金会政治捐款丑闻则持续发酵。如此众多的信息不仅使我们这些“局外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也严重影响了美国选民对于客观事实和政治立场的判断。美国媒体近期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特朗普以注册选民高达60%的不满意度,成为近25年来最不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则以微弱差距紧随其后。抛却两人的执政方略暂且不谈,新闻媒体在本次大选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其中包含的种种乱象让人难免对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产生质疑。
近日,Facebook上某网络写手公然声称:“我认为,唐纳德?特朗普进白宫是我的功劳。”此人网名保罗?霍纳,自言大选期间,他炮制的一些假新闻被媒体和特朗普竞选团队当成真事。比如,他编造过一个特朗普抗议者获得3500美元酬劳的故事,随即被特朗普的竞选团队作为事实转发。“他(特朗普)的追随者不做任何事实核查,什么帖都发,什么事都信”,霍纳说。看来,就连官方组织成员也难免被假新闻蒙蔽双眼,在盲目选择有利于自身的舆论评价之时,却遗忘了对大众认知的良性引导。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26岁失业青年瓦德和戈德曼开设的“自由写手新闻”网站,仅在Facebook上就有80.5万名追随者。瓦德十分钟就能搞定一个“别信任奥巴马:看看这桩恶心事,他刚在特朗普背后捅了一刀”的热门帖子,文尾再添一句“如果你爱国,就点击下方评论,打倒全球主义者!”消息在网站张贴之后,很快就会出现在Facebook主页,再被传播者写下“爱国者们,分享此帖100万次!”的煽动性语言。很快,这个没有事实、只有观点的帖子就能收获数千点击量。“暴力、混乱、冒犯性语言,这就是吸引人们的东西。”瓦德说,“我们的受众不相信主流媒体,用这些东西钩住他们绝对容易得多。”
如果沿着恶意新闻传播这条主线摸索下去,我们很容易发现,新闻写手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眼球,而且是真金白银的回报。他们对意识形态和权力游戏没有兴趣,他们的动机具有明显的美国式思维――纯粹的资本主义。《华盛顿邮报》援引戈德曼的话说,每千次浏览量能带来13~14美元的广告收益。据戈德曼估算,在本次大选期间,他们经营的网站在投票日前获得的收入,相当于他在餐馆当20年服务员。近乎零成本的巨额收益,着实令人咋舌。
二、拓展思考
随着数字媒体和移动网络的普及,新闻传播早已渗透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除了发布时政信息,更加具有经济效益和大众影响力的媒体营销方式逐渐成为新闻的主要功用之一。通过微信、微博等主流社交工具,一些具有情感导向的新闻报道易于获得生存土壤,并迅速发展壮大,在极短的时间内引起强烈共鸣,从而使信息发布者从中受益。作为这种新型营销手段的具象体现,近日微信中的一条题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热文,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罗一笑小朋友得了白血病,她父亲没有选择公益捐款,而是选择‘卖文’,每转发一次此文,有机构就会捐出一元钱。让我们献出爱心,为这个刚踏入人生的小朋友献一份微薄之力……”微信朋友圈里的求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部分公众对“泛滥成灾”的救助信息早已麻木。而且,出于对信息来源真实性的担忧,往往不会轻易转发。但这种“卖文救女”的“另类捐助”模式,却再一次成功触动了公众的爱心,顿时占据了无数人的手机屏幕。
然而,事件随后却急转而下,随着更多信息的披露,这个爱心故事很快出现剧情反转。女童的父亲罗尔被曝在深圳和东莞共有3套房产,经济条件并不困难,自付的医疗费用实际只有3万多元。“卖文救女”不过是一次营销炒作。经过了一轮又一轮反转、辟谣、反辟谣,信息一次次刷新,目前事实已经基本明晰。简而言之,这确实是一桩借助真实白血病案例的营销策划。正视“罗一笑事件”,它会发酵成如此态势,直接驱动力在于发达的网络平台对于各类新闻高效的传播能力,而核心决定因素则在于传播媒体运营参与者对新闻客观属性的漠视,往往贪图一己私利而失真报道,或隐瞒事实,或恶意夸大。凡此种种,无疑极易混淆公众视听,导致不明所以的群众在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