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西尔之艺术观看温庭筠词之价值.docVIP

从卡西尔之艺术观看温庭筠词之价值.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卡西尔之艺术观看温庭筠词之价值.doc

从卡西尔之艺术观看温庭筠词之价值   摘要: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下篇中论述了人类以符号为本质基础上的艺术,认为艺术的独特价值就在于艺术品的形式和艺术品所体现的生命内部动态过程。基于此,本文结合温词客观的特点着重论述了其形式上纯美的价值,以及由形式而产生的内容上的美感价值。   关键词:卡西尔;温庭筠词;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022-01      关于“人是什么”一直以来是人类不断追问的话题。如何找到“引导我们走出迷宫的指路明灯”是现在迫切需要问题,卡西尔认为“符号”就是这盏“指路明灯”,因为它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在艺术一节中,卡西尔认为艺术之优劣的尺度不在于“感染力的程度”,而在于“强化和照亮”“我们所有的人都模糊而朦胧地感受到生活具有的无限的潜在的可能”的程度。卡西尔着重强调的是对形式的感受和欣赏,认为把某种情感特征固化为某类艺术品的特征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艺术品企图表达是的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而任一固定是不足以表达我们内心对艺术的复杂而细微的感受的。在中国文学中,“质”都是占据了高地,拥有最强势的话语权,尤以大一统时期为甚,“文”不成为值得受关注的要素。文学所要表现的是正统的伦理价值,或至少要表现那么一点伤时悲世、经世济民之感,因而作品乃有真情与伪饰之分,真情者乃是作者真有匡世济民、扶危救困,伪饰者则不过为了迎合社会风气或迫于舆论压力而在作品中流露些伤感、怀旧,心中却尽是鸡鸣狗盗。因此这类作品不仅于文学无益,使读者也误入歧途。但究其根源,仍在于我国的文人志士给文学穿上了太厚的道德外衣,把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纯美价值给遮掩了。诗始终未走出这一藩蓠,而词却不然。它产生于宴会场所,供人歌唱娱乐,是俗物,但文人士大夫都追之莫及。而一旦有由俗转雅的趋势,传统的大山又逼着词往诗的旧道上走。所以在词发展的初始期,是词在形式上发展比较自由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史上难得一见的重艺术形式美的时期。   温庭筠作为“花间词”的鼻祖,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古代士大夫评其人“薄于行”,《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温庭筠传》载之“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丽之词”;但评其词则褒贬有之,褒者认为“温庭筠词最高,其言深美闳约”,有《离骚》之意;贬者则认为是“镂金错采,炫人眼目”。而褒者亦不过是为推尊词体而将之放置高位。无论是从伦理还是政治角度看,各家都是先入为主地把要寻求一种道德目的强加于温词,而于词本身美感不顾,但温词予人以新面目的地方正是其越出常规之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得与不得自在读者,这是艺术所能给予欣赏者的最大的内在自由。叶嘉莹先生称温词有两大特色,一为客观,二为纯美,堪为的评。这后一种特色是前种特色给读者知觉上的触发。温词还有另一显著特色就是从细处着笔,善于描摹刻画,便造成了其客观之特点。如《菩萨蛮?水精廉里颇黎枕》一词,极写女性生活环境之精美华丽,把时间安排在拂晓时分,江上烟浓未消、迷离朦胧,只就意象上来说已是美到极,想象之余美人此时由帘内向帘外望去,所见柳、雁之物似乎又暗寓着离人的情思:柳色迷蒙,像与爱人惜别;春归之“雁”,又像指染了“雁归人不归”的怀人相思之绪。是几是何,全凭读者借意象去想象和揣测。上半阙由帘内环境到帘外大环境,由近景到远景,意境由华美而疏淡清秀,在如烟似梦的环境中,没有感受到俗媚的脂粉气,却有一种对生活美、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欣赏。下半阙归于人物的行动,写女子的人胜美、风拂玉钗的动感。意象与意象间有一段合适的空白,词人点到即止,不多着一物,想象的触发与限制恰到好处。所以俞平伯先生有言:“通篇如缛乡繁弦,惑人耳目,悲愁深隐,几似无迹可求”。由于温飞卿在词中未明指这悲愁到底因何而生,则这悲愁不仅“几似无迹可求”,还使人读后感受的悲愁而有所不同。   温词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运客观之笔绘主观之情感,将情绪深隐,在可捉摸与不可尽捉摸之间留下大量空白,调动欣赏者的经验和想象去填充。由于主观客观化,便用了许多“工笔”来详定衣着、饰物、环境,构筑起精美的形式“城堡”。读者在对形式的感受中融入了自我的经验,共同参与到这个想象的世界中来,与艺术家一起专注并发现物件的全部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形式中的审美更为自由,它不拘于实在的一面,而能创造性地发现其中蕴含的多种可能性。在自发的创造性的发现活动中,我们对艺术形式美的发现并不是空洞的,即是说生活在形式的领域中并不意味着是对各种人生问题的逃避,恰与之相反,我们对那些未曾得到定性的可见、可触、可感物外观给以相当的把握,艺术没有束缚信想象的翅膀,而是给翅膀赋形,物化还未成形的观念,至于如何赋形则要求我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惠言.词选?序[M].中华书局,19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