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古代文论教学看当代意识的植入.doc
从古代文论教学看当代意识的植入
摘 要: 当前的古代文论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具有一种强烈的当代意识:适时地把当前的文艺作品植入到对古代文论的阐释中,把古代文论的作用植入到现实生活中,把古代文论的阐释与当代文论相对接,通过这些改革使学生感受到这一古老课程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和现实活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古代文论教学 当代意识 激发学习兴趣
“中国古代文论”又名“中国文学批评史”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这是一门建立在古代文学基础之上的文学理论课程,但由于各种原因,当今的课堂教学与学生渐行渐远。面对这种现状,必须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作为中文系出身的大学生,只是研读了历代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学史,不学点古代的文学批评理论,古代文学这门主课,实际上只学了一半”。[1]P21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从事高校《古代文论》教学已近十年,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中体会最深的就是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当代意识,把当代的文艺作品、社会生活和文学理论等适时地植入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既“资于故实”,又“酌于新声”(刘勰,《文心雕龙?通变》),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古老课程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和现实活力。
一、把当前的文艺作品植入到对古代文论的阐释中
中国古代文论产生的时代语境是在遥远的过去,加之现在接受环境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加大了学生对古代文论理解的难度。针对这一情况,应有的放矢,把当前的文艺作品植入到对古代文论的阐释中,缩短学生与古代文论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亲近感,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论。
(一)用当代的文艺作品深化对古代文论的理解。语言的简洁是古代文论的特点,但也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中国古代文论著作是在古汉语的基础上用文言文书写而成的,单音节词占据了大多数,时间越久远,所占比例就越大。因此,古代文论往往看似非常简单的句子却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涵义。例如,出自《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虽然只有区区的三个字,却是中国古典诗学与文学批评的奠基之石,朱自清先生曾誉之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即使没有深入学习这一理论术语,也可能已经有了一知半解。如果在课堂讲解中,还只停留在《毛诗序》中“诗者,志之所指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种“以古注古”的方式,或局限于现在通用的《古代文论》教程中“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抱负、志向的”[2]P48这类简单的阐释,就会给人一种隔靴搔痒之感,显然无法让学生理解这一诗学理论在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更无法感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为了加深学生对它的理解,我把眼光转向了当前的文艺作品,列举了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一首诗歌《心在哪里安放》(2009年7月7日)。作者是曾任北京市市长和山西省省长的孟学农。他在2003年因北京“非典”事件而辞去市长职务。在2008年又因山西省重大溃坝事故再次辞去省长职务,对于这么一位因外力影响而“倒霉”的官员,他的身世之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对于他辞去省长一年之后而发表的这首诗歌更是充满好奇。于是我感性地朗读起其中的诗句:“默默地思量:心在哪里安放?总想总想把她遗忘――京畿西面的屏障,黄河,太行,汾水吕梁,五台云冈,……还有那3700万老乡!……我多想多想,让窑洞传出书声琅琅,孩子们挥就健壮的臂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我多想多想,让母亲充沛的乳浆,缓缓地滴入孩子的口腔,婴儿在温暖的怀抱中成长。……融入吧,像细小灰尘一样,冉冉升起悄然落下,覆盖在祖国的土地上,心,不需要安放,只要在难忘的地方,有山在呼唤,有水在荡漾,心,就在挥洒的过程中――发光闪亮。”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由开始的好奇,慢慢受到了感染,最后对作者那种不能遗忘、不便表达却抑制不住的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共鸣。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学生对于“诗言志”这三个字的涵义便有了切身的感受。
理论的抽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又一特点。它不像西方文论那样具有严密的思辨体系和明晰的概念内涵,可以用恰当的词汇反复地阐释,这一特点也给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我在阐释古代的经典文论时,所援引的例子尽量来自于现实生活。比如,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里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涵义,都可以写成长篇论文甚至是文学理论演变史。就其中的“诗可以观”而言,汉代郑玄的解释是“观风俗之盛衰”(《论语注疏》),南宋朱熹的理解为“考见得失”(《论语纂疏》),显然,这也是“以古注古”的方式,对于这一抽象问题的理解还缺乏具体和深化。为此,我及时列举了当前网络上非常走红的农民工刘刚和王旭两人组合翻唱的歌曲《春天里》,他们在只有八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喝着啤酒,带着成熟男人所特有的粗狂和沧桑,用心而唱:“……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