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张古琴的过客.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一张古琴的过客   作者介绍   行者,又名章甫、青主、号妙德。   琴人、作家、当代学人、旅游卫视特约主持人。   十年间两次遍走中国、亚洲各地。在琴学上,拜学于当今中国最重要的古琴大师之一裴金宝先生;在尺八上,他曾游学于日本尺八大师竹仙老人等。兼学吴门归真太极八大式。   作品有《天上大风》(中信出版社)、编订《弘一大师开示录》;“古琴与尺八”主题演奏会;主持、拍摄有旅游卫视《穿越桃花源》10集纪录片等;新书《行者音风录》(心游HeartJourney)即将出版。 师古,琴音不求而自美   2008年,我从江南游学回束河,见到了上海琴家林友仁老先生。这是我最初遇见的一位古琴大师,他的性格率真、古怪,平时喜欢云游山寺、古村,亲手做菜、喝点儿黄酒。当时我们居住的院落里共有三套房间,他住在最高的槛月楼上,夜晚是赏月的佳处,白天可以看到玉龙雪山的峰顶。一天晚上,听他在槛月楼下讲琴事,说起他的指甲太软,折断后弹琴不顺手,曾对一位画家朋友随口说了起来,不料朋友反说:“我字写不好还能怨笔秃呢”。所以,他细细反思朋友的话,七十余岁的年龄,还时常练习一个古琴指法“撮”。撮”音是古琴最常用的指法之一,对于弹奏古琴尤为重要,通常需要右手的拇指、无名指,或食指、中指一起发力,使两根不同的琴弦同时发出音声。这个指法,虽然弹出音声来并不很难,但是要随心所欲地控制音色、音量,不出现噪声和杂音,手指就必须非常的灵活。琴人步入老年,身体和手指一般都会退化,变得僵硬、迟慢,如果还想继续在任何的弹奏情境中都能保持琴艺的巅峰水准,就只有不厌其烦地练。而他最擅弹的琴曲,是一首叫《普庵咒》的古曲,因曲中的很多音韵都像是模拟寺院的敲钟声,他弹奏的这首曲子,一般比其他琴家的演奏时间要长几分钟,别人问他为什么呢?他就说在寺院里住时,感觉听到的钟声就是这么悠长的,这是他的《普庵咒》,不在乎世俗之人的议论。   2010年,我在北京约见他,他按老黄历选了吉时,才通知要我过来。除了简单问礼、叙旧,我和他讲起一事:游学途中,我遇到一位道士,他说起弹奏某首琴曲,每次都恰好用时5分零6秒,众人对这种娴熟的琴艺、演奏功力非常赞叹。使我有些疑惑。林老先生回答我说,一个琴人,对弹奏时长的把握,确能证明琴艺上具有一定水平,但这并不代表对古琴音乐的深刻理解,也谈不上演奏古琴的境界。“每个人身体上的细胞,今天和昨天就有很多是不同的。哪怕你炒同一个菜,每天放相同的配料,也未必烧出来完全一样的菜味,何况是弹奏琴曲呢?”他的比喻令我一下豁然明了。习琴要研磨古琴技艺、指法,师古必不可少。演奏古琴最好是“随心而发,顺乎自然”。如此一来,琴音将不求而自美。这次告别之后,本以为以后还能再次见得到他,不料2013年夏,忽然在网上看到了他仙逝的信息。竟然未能来及,遗憾不已。 琴虽为人所主,人却是琴的过客   苏州的怡园,是近代琴人、文人的汇聚之地。民国时为今虞琴社、苏沪文人的雅集之地,20世纪80年代后为吴门琴社琴人的雅集之地,不时也有国内外的琴人前来观摩、交流。如瑞典著名琴人、汉学家林西莉,在欧洲和中国相继出版的著作《古琴》中,就曾写到过吴门琴社琴人在怡园雅集的景象。近代书画宗师吴昌硕也作过“怡园会琴记”,记录当时怡园琴人聚会的盛况。如今,这种传统的琴人雅集,在怡园里依旧延续。(不仅全国只此一例,全世界的音乐界恐怕也是绝无仅有。正是它的人文价值,也才使得苏州成为中国古琴艺术传承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   2011年春天,我专程来到这里,参加吴门琴社的每月琴会。在怡园的坡仙琴馆,琴人们按时围坐在琴馆的石听琴室里,每个琴家各弹一两首琴曲,年轻的琴人、甚至十来岁的琴童,也可以自由地去弹一首琴曲。老琴家们会根据所弹的琴曲,指出弹奏的优点和缺点,参与琴会的琴人也可以看到不同琴家的弹琴风格、指法特点。古琴的音韵,音的部分更多是指右手弹奏的音声,韵的部分,则多在于左手的弹奏。对于弹琴的技巧来说,古琴指法是首要的,出指的技法,只是右手就有勾、挑、抹、撮、托、摘、打、滚、拂、轮等数十种,左手指法又同时有吟、猱、绰、注、撞、退拂、进拂等,两手指法一起熟练运用,一上一下,一进一退,都有法度,才能弹出来美妙的琴音。否则,仅按照乐谱和节奏,把琴曲粗弹出来,就如同未经雕琢的诗句,语言上经不起推敲,意蕴上值得品味之处,也较少些。   在怡园,我有幸听到吴门琴社社长裴金宝先生的弹奏(他是中国目前最为重要的古琴大师、斫琴大师之一,琴艺高超、指法精妙,为人非常的朴厚纯善)。裴金宝老师指法极为稳健、灵巧,弹奏有时阳刚、厚重,似北方人的宽厚气度,有时轻柔、淡远,音韵中又明显有着南方人的细致。他坐姿端正,犹如桩步,双手起落自然而有态势,双臂、行指往往成一圆形,如同在琴上操练一套太极拳。“以气运身,以身行气”,这是吴门琴社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