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钙化在良恶性病变中的X线诊断价值.docVIP

乳腺钙化在良恶性病变中的X线诊断价值.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腺钙化在良恶性病变中的X线诊断价值   【摘 要】目的:探讨钼靶乳腺摄影对乳腺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X线摄影确认的71例钙化病例,回顾性分析其钙化形态、大小、密度、分布等特点。结果:71例乳腺钙化病例中,良性病变为50例,占70.4%, 恶性病变21例,占29.6%。乳腺恶性钙化一般具有颗粒较细、数目较多、密度较低、分布相对聚集的特点,形态多为泥沙样、小叉样、短棒状、针尖多种形状,部分钙化沿导管走行。良性乳腺钙化一般具有颗粒较粗、数目较少、密度较高、分布散在的特点,形态多为园点状、小片状、环状、中空状等。中间型钙化多为粉末状或薄片状,分布呈区域状。结论:乳腺钙化的X线形态特征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钙化;乳腺病变;乳腺X线摄影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56-01   近年来,全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严重地威胁着女性的健康乃至生命;目前诸多乳腺检查中乳腺钼靶摄影检查仍是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1]。对乳腺区钙化显示率较高,是钼靶X线摄影尤其是数学化钼靶摄影的一大优势。笔者收集2008年10月--2011年9月钼靶摄影中71例乳腺内钙化病例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确诊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1例乳腺病有钙化表现的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5~71岁,平均45.5岁。有临床症状和(或)体征者62例,主要症状为发现疼痛、肿块、乳头改变、溢液、皮肤改变等,体检偶然发现而无症状者9例。   1.2 方法 钼钯X线摄影使用芬兰Aalpha-RT型高频乳腺机,AGFA750CR处理系统,乳腺专用IP板。所有病例常规摄双侧乳房头足位(CC)、内外侧斜位(MLO)片,11例加摄侧位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独立进行分析乳腺病变的X线钙化特征,并与病理对照分析。   2 结果   2.1 71例例钙化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21例;良性病变50例。   2.2 本组21例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单纯表现为泥沙样、小叉样、短棒状、针尖或多形状者6例,导管铸形或蠕虫状3例。上述钙化伴肿块13例,腺体结构紊乱或扭曲伴钙化2例。乳腺癌钙化多数颗粒较细、数目多、密度较低,、分布相对聚集成簇状。50例良性乳腺钙化表现为:园点状、小片状、环状、中空状、粗棒状、圆形36例,爆米花状钙化灶3例,粗颗粒样2例,短棒状2例,轨道状3例,不规则形4例,多发者易误为恶性;其中伴有肿块21例,伴不典型增生4例,良性钙化颗粒较粗,数目相对较少,分布在腺体实质和间质中。   3 讨论   3.1 乳腺钙化形成因素 不同乳腺疾病产生钙化的机制不同,有多种因素可导致乳腺钙化,如乳腺组织退变、坏死机化后钙盐沉积,矿物质沉积,某些乳腺疾病迅速分解留下的残余物等等,也有研究认为乳腺钙化既有肿瘤细胞变性及坏死引起钙盐沉着的因素,又有生长活跃的乳腺细胞分泌钙的因素[2]。分析钙化的形态、数目、部位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辨别病变的性质有较大的帮助。   3.2 乳腺钙化特点 乳腺良性钙化一般钙化颗粒粗,直径约2mm左右,多为园点或圆形、爆米花状、中空状、环状及粗棒状钙化,密度高,数目少,分布散在,大多在10枚以下,超过20枚者少见,30枚者罕见。本组50例乳腺良性病变45例钙化数目在10枚以下,常呈散在分布,常见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腺病、分泌性病变、血管及皮下钙化等[3]。乳腺恶性钙化的钙化颗粒一般小于0.5mm,大小不一,密度不一致,多为泥沙样,短杆状、小叉状,大多数恶性钙化颗粒数量很多,大多15枚,部分几乎不可数,一般成堆分布,有聚集倾向。本组21例乳腺癌中有17例为多形性小杆状、分叉状钙化灶,若小叉状、小杆状和泥沙样3种钙化同时出现可以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4]。有些乳腺癌仅表现为单纯钙化,文献报道至少50%-60%的隐形癌、90%的导管原位癌是通过X线钼靶照片发现的,且仅以乳腺内钙化作为惟一的表现形式[5]。这是由于原位癌中央发生不规则坏死引起的钙盐在导管内沉积或肿瘤细胞分泌而呈形态各异的的表现;另外,部分钙化介于良恶性之间,也叫中间型钙化,表现为粉末状或逗点状、圆形或薄片状,形态粗细不均,密度很淡,边缘模糊,数量小于5-10个,直径0.5mm和直径0.5mm的钙化同时存在,其形态及大小变化大,并可呈簇状分布,需结合临床必要时做活检明确。对于成簇状细小钙化灶,以前认为它是一种恶性钙化,近期有学者指出是一种中性分布形态,良、恶性均可[6],本组共有15例成簇状细小钙化灶,其中11例为乳腺癌,4例为乳腺腺病,因此成簇状细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