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明洞允许回填高度ANSYS数值模拟分析实例
明洞堆载数值模拟报告
1数值建模kg/m3。设置其为拉普拉森算法。
设计参数:钢筋直径取为Φ25,明洞为C30混凝土,锁定回填为C15片石混凝土。堆载14m时,下部4m采用回填土,土的容重取为1950kg/m3,上部10m采用炉渣填筑,炉渣的容重取为1300kg/m3,较常规的800 kg/m3,1.625的安全系数。
表1 数值模型参数表
材料参数
类别 弹模E(MPa) 泊松比μ 容重(kN/m3) 3.60×104 0.20 25.00 片石混凝土 3.00×104 0.20 22.00 土体 200 0.33 1950 Φ25钢筋 2.0×105 0. 2 78.00
明洞与周围土体单元网格
模型加载土
明洞衬砌与配筋图
明洞结构配筋图
明洞结构与片石混凝土网格图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C30混凝土的极限弯曲抗压强度为RW=28.1MPa,极限抗拉强度为Rl=2.2MPa。
2计算结果
2.1回填土高8m
填土高度为8m时的衬砌第一主应力 分析明洞结构在回填土高为10m时的第一主应力可见,主拉应力主要产生在拱脚、拱顶内侧与仰拱位置,拱角位置的主拉应力最大,量值为1.MPa,小于C30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即MPa。若进一步增加填土,则该位置混凝土有可能产生拉裂。
填土高度为8m时的衬砌第三主应力 分析明洞结构在回填土高为8m时的第三主应力可见,主压应力主要产生在拱脚内侧,拱角位置的主压应力最大,量值为3.96MPa,远小于C30混凝土的抗压极限,即MPa。明洞结构不会因上部堆载而产生混凝土压裂。
2.2回填土高10m
填土高度为10m时的衬砌第一主应力 分析明洞结构在回填土高为10m时的第一主应力可见,主拉应力主要产生在拱脚、拱顶内侧与仰拱位置,拱角位置的主拉应力最大,量值为1.38MPa,小于C30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即MPa。
填土高度为10m时的衬砌第三主应力 分析明洞结构在回填土高为10m时的第三主应力可见,主压应力主要产生在拱脚内侧,拱角位置的主压应力最大,量值为4.4MPa,远小于C30混凝土的抗压极限,即MPa。
2.3回填土高12m
填土高度为12m时的衬砌第一主应力 分析明洞结构在回填土高为12m时的第一主应力可见,主拉应力同样主要产生在拱脚、拱顶内侧与仰拱位置,拱角位置的主拉应力最大,量值为1.56MPa,C30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即MPa。
填土高度为12m时的衬砌第三主应力 分析明洞结构在回填土高为12m时的第三主应力可见,主压应力主要产生在拱脚内侧,拱角位置的主压应力最大,量值为4.92MPa,远小于C30混凝土的抗压极限,即MPa。明洞结构不会因上部堆载而产生混凝土压裂。2.4回填土高1m(4m土+10m炉渣)
填土14m时的方案为下部4m为堆载土,土体的容重为1950kg/m3,上部10m采用炉渣填筑,炉渣容重取为1300 kg/m3,较常规的800 kg/m3存在1.625的安全系数。
填土高度为12m时的衬砌第一主应力 分析明洞结构在回填土高为1m时的第一主应力可见,主拉应力同样主要产生在拱脚、拱顶内侧与仰拱位置,拱角位置的主拉应力最大,量值为1.MPa,C30混凝土的抗拉极限MPa。
填土高度为12m时的衬砌第三主应力 分析明洞结构在回填土高为1m时的第三主应力可见,主压应力主要产生在拱脚内侧,拱角位置的主压应力最大,量值为4.MPa,远小于C30混凝土的抗压极限,即MPa。明洞结构不会因上部堆载而产生混凝土压裂。
3总结
1在回填土的堆载作用下,明洞衬砌结构的主压应力主要位于拱脚内侧位置,在计算堆载范围内(6~12m)其量值远小于C30混凝土的抗压极限,混凝土不会产生压裂。
2在回填土的堆载作用下,明洞衬砌结构的主拉应力主要位于拱角底部、拱顶内侧和仰拱位置,拱角位置的拉应力最大,随着堆载土高的增大而增大,当堆载土高为10m时,其拉应力为1.38MPa,C30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当堆载土高为1m时,其拉应力为1.MPa,亦C30混凝土的抗拉极限。
3考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远高于其抗拉强度,应以抗拉强度作为其控制标准,当堆载土高为1m时,拉应力值极限,建议控制其堆载土高度,或对拱脚底部适当增加配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紫阳中学初中部数学中考教学指导课件(第1讲_实数及其运算).ppt
-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紫阳中学初中部数学中考教学指导课件(第2讲_整式及其运算).ppt
-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紫阳中学初中部数学中考教学指导课件(第5讲_二次根式及其运算).ppt
- 陕西省安康汉阴黄冈创新学校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课件(19张).ppt
- 陕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介绍20151229.ppt
-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六中学高二化学鲁科版选修5学案:1.3.3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2.doc
- 陕西省汉中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文综试卷.doc
-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思想品德试卷(解析版).doc
- 陕西省高职单招考试数学模拟试题.doc
-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