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氣質與問題行為關係之研究.PDFVIP

學前兒童氣質與問題行為關係之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學前兒童氣質與問題行為關係之研究.PDF

學前兒童氣質與問題行為關係之研究 王珮玲 許惠萍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教系 台北市大龍國小附設幼稚園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學前兒童氣質與問題行為的關係性 ,藉由幼兒氣 質量表及問題行為評量表以了解台北市29所公立幼稚園948 位大班幼兒 的狀況 ,並以 t 考驗 、單因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 、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 分析 、皮爾遜積差相關以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考驗所得 的資料 ,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 1.具低適應性及堅持度氣質的學前兒童容易出現各類問題行為 。 2.具高活動量及高情緒強度氣質的學前兒童 ,會出現較多的社會攻擊與 學習問題 ;低活動量及情緒強度的學前兒童容易出現消沈退縮與焦慮 情緒 。 3.具注意力分散度高氣質的學前兒童會出現較多的社會攻擊 、消沈退縮 與學習問題 。 4.具趨避性氣質的學前兒童容易引起消沈退縮 、焦慮情緒與學習問題 ; 趨進性的學前兒童易有社會攻擊行為 。 1 Abstract Thepurposeoftheresearchis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temperamentand problem behaviors of preschool children. The instruments of this study include TemperamentAssessmentBatteryforchildren,andProblemBehaviorsRatingScalefor Children.Thesampleshave948childrenwhocomefrom29publickindergartensinTaipei. Afullexplorationofdatawillundergothefollowingstatisticsanalysis:t-test,one-way ANOVA,one-wayMANOVA,pearsoncorrelationandstepwisemultipleregression.The mainresultsarelistedasfollowing: 1.Lowadaptabilityandpersistencechildrentendtohaveallvariousproblembehaviors. 2.Highactivityandemotionalintensitychildrentendtohavesocialaggressionand learningproblem. 3.Highdistractibilitychildrentendtohavesocialaggression,apathy-withdrawaland learningproblem. 4.Lowapproachchildrentendtohaveapathy-withdrawal,anxiousemotionandlearning problem;moreover,highapproachisrelatedtosocialaggression. 2 壹 緒 論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早在1930年之前 ,心理學家、發展學家、人格發展學家、特殊教育學者 、 小兒科醫生及精神科醫生等等,分別從心理、生理及社會等觀點探討兒童早期的 發展 ,並已確認個體之間的個別差異 ,當時探討幼兒的個別差異 ,著重在智力及 生理上的個別差異,此後,才有少數的發展學家開始注意幼兒反應方式的差異性 , 如Gesell ,Ames或Shirley等人 (ThomasChess ,1977),並注意到嬰幼兒對外界 刺激方應方式的個別差異 ,直至1956年美國Thomas和Chess所領導的研究小組 , 才開始對嬰幼兒先天的行為模式的個別差異進行系統的長期追綜研究 ,稱為紐約 長期追綜研究 (NewYorkLongitudinalStudy ,簡稱 N.Y.L.S) ,該研究人員將個體與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