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ecology-communityecology1.ppt
岛屿与集合种群 在正常情况下, 空间面积每增加10倍,物种数目平均增加1倍,反之亦然。 大量研究证明,Z 的取值从0.05 ~ 0.37,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7~8倍, 其变幅之大是惊人的。就全球陆地植物而言,Z 的平均值为0.22,保护好1%的物种空间面积,相当于保护原有物中数目的25%, * * 千岛湖 * 在一个岛屿上,新种的迁入速率随岛屿上物种数量增加而下降,即在岛屿上我们发现大陆上迁入的物种数量越多,新种迁入岛屿的可能性越小。灭绝速率同样随岛屿物种数量增加而增加。 迁入率多大,取决于岛的远近和大小,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则迁入率低。 * 关键种 对群落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的物种。这些物种从群落中消失会使得群落结构发生严重改变,可能导致物种的灭绝和多度剧烈变化 干扰:自然的、人为的 干扰造成连续群落出现断层,可能恢复也可能被新的群落侵入并占有 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的多样性! 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断层,如果干扰频繁,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使多样性降低 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极期,多样性也不是很高 只有中等程度干扰,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岛屿物种数-面积关系 S=CAZ lgS = lgC + Z(lgA)S-物种数A-空间面积C-分布密度Z-物种数与面积的回归斜率 岛屿上(或一个地区中/生态岛)物种数目会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加而增加,最初增加十分迅速,但当数量接近该生境所能承受的最大数量时,增加将逐渐停止。 物种数目的对数与面积对数的坐标图是一线性关系。 MacArthur平衡假说 由于某一岛屿生物相对数量可以由侵入与灭绝过程之间的平衡来表示,那么,岛屿上的物种数量可以由岛屿面积、距离大陆的远近,以及侵移-灭绝过程产生的不同平衡点所决定 迁入率与灭亡率重叠,即为平衡种数S,也是岛屿上预测的居留种数目。 由此预测,S时期: 岛屿上的物种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这是一种动态平衡:灭亡种不断被新迁入种替代 大岛比小岛能供养更多的种 随岛屿距大陆的距离由近及远,平衡点物种数不断降低 岛屿理论对生物保护的启示 大保护区能维持较多的物种 隔离的小保护区能防止疾病流行 小保护间环境异质,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 对于k对策物种,较大的保护区有利于保护其遗传多样性;小保护区容易产生遗传漂变 小保护区之间设立生态廊道,如青藏铁路两侧 小结 生物群落及其特征! 群落的结构类型! 生物多样性及类型! 生物多样性的评估指数,实际计算! 群落交错区及特征,边缘效应! 岛屿物种数-面积关系及MacArthur平衡说! 中度干扰理论! 生活型! * 内部环境: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如热带雨林里的群落与沙漠里的群落 * 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环境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通常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较强(优势层-森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 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共建/单建) 亚优势种:个体数量与作用相对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到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伴生种:群落的常见种,与优势种常相伴存在,但对群落环境的影响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罕见种:可能是偶然引入,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个体数量十分稀少,可能具有生态指示意义 * 丹麦学者C.Raunkiaer; 凡频度在1%一20%的植物种归入A级,21%一40%者为B级,41%~60%者为C级,61%一80%者为D级,80%一100%者为E级 这个定律说明: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一致的群落中,属于A级频度的种类通常是很多的,它们多于B、C和D频度级的种类。符合群落中低频度种的数目较高频度种的数目为多的事实. E级植物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其数目也较大 群落的均匀性与A级和E级的大小成正比。E级愈高,群落的均匀性愈大。如若B、C、D级的比例增高时,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暗示着植被分化和演替的趋势。 * * 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变化规律:纬度/海拔/深度增加,多样性降低 * * 高:芽或顶端嫩枝位于离地面25cm以上/如乔木,灌木和一些生长于热带潮湿气候下的草本 地上:芽或顶端嫩枝位于地表或接近地表,距地表的高度不超过20~30厘米,冬季受地表雪保护/常绿的和落叶的藤本灌木或小灌木,垫状植物,留有一部分茎的草本植物 地面:在不利季节时地上的枝条枯萎,其地面芽和地下部分在表土和枯枝落叶的保护下仍保持生命力,到条件合适时再度萌芽/草莓 地下:隐芽植物。芽埋在土表以下,或位于水体中以渡过恶劣环境的/根茎地下芽植物(如芦苇、姜等);块茎地下芽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