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诉求章太炎文论现代内涵探究.pdfVIP

“真”的诉求章太炎文论现代内涵探究.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真”的诉求章太炎文论现代内涵探究.pdf

“真的诉求:章太炎文论现代内涵探究 陈雪虎① [摘要]20世纪文论话语中的“真”的诉求值得在古今文论转型的 议题中加以审视。本文以章太炎文论为中心个案,初步清理和辨析这位 20世纪初第一代现代思想家在名实辨析、文学界说、沟通真俗和情文形容 诸分际上的努力,感受其中对现代意义上“真”的诸种面相的诉求,理解其 思想从古典向现代转换的矛盾性、混杂性和过渡性。至于其深层透视及 其与后来思想的联系的阐释,有俟将来。 2文 ;化 莹与 [关键词] “真” 文学复古 小学复古 文学总略 轨则与合格 孑诗 情文形容 蚕学 178 、 九十年代以来学界在追源中国现代文论发生时往往以清末民初的 ,\ /、梁启超和王国维为中心,二者树立两大不同方向并且其延续在百 年间也恰如钟摆,一则摆向功利和政治,突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一则 摆向艺术审美和情感诉求,宣示文学独立和主体审美,两者相反相成而形 成现代文思的两条红线。②90年代末刘小枫曾梳理出一条自王国维至梁 漱溟再到宗白华乃至李泽厚的汉语审美主义的线索,这一线索自20世纪 初直贯当代,其内旨在于强调维护生存意趣的此岸性、日常生活的艺术化 以及以艺术代替宗教,尊崇“华夏智慧的传统”并以为足堪消弭希腊一拉 丁语精神世界分裂困境的福音。刘氏不无反省也略带讥讽地指出,汉语 审美主义在近二十年来El趋完善,与欧美浪漫思潮和审美主义话语诉求 一致,理念同构,都是现代文人建构的话语,但往往并没有西学赖以立足 ①陈雪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⑦参见钱中文:文学观念:世纪之争及其更新),‘文学评论)1003年第3期;童庆炳、 陈雪虎:百年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之省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万方数据 的市民社会基础,所以论述“有如空穴来风”①。这种两种分析,一者反省 现代文思传统,分析出政治功利/艺术审美二元对立格局并试图超越,一 者反思现代文思与古典传统之间的断裂而强调中国现代性思想的突围及 其社会根基,都有切中现实而动中肯綮之处,但都不免忽略20世纪中国 文学思想的复杂性,也丧失了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想主潮的整体把握。说 复杂性,主要是指中国文学思想的相对西方原生现代性思想而言所具有 的杂糅共存而导致的在古今中外之间繁复的扭结和艰难的选择,这在每 位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者都有体现,比比皆是。说整体性,就是现有的把握 多少都因为限于中西比较思路的结构性,反而失却了对中国20世纪文论 相对于传统和西方的艰难挣扎和双重超越的同时和体会,甚至在一定程 度上失却了左翼传统在中国文论中所一贯葆有的革命性追求。这种艰难 挣扎、双重超越和革命追求并不是浮泛的或偶尔一现的,而是普遍地切实 一真|l的诉求:章太炎文论现代内涵探究 地存在着的。②本文试图通过章太炎文论个案研究透视的对“真”的诉 仍 求,就是其中至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所谓“真”的诉求,或可对译于英文的 authenticity,但在中国,尤其是现代中国语境中,其意义尤为复杂。“真”是 ■E二 会意字,小篆悍,从匕从目从Z从八。匕,变化。目,眼睛。Z,隐藏。八, 乘载的工具。《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道家指称存养本性或修真 得道的人为真人,引申为精、淳等意思,亦引申为本来、固有之义。后引为 佛教观念,与“妄”相对,如“真相”即是佛教语,犹言本相,实相,后指事物 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佛学中的真论或真实论相当造微谨严,但俗世 日常生活中则往往引申为真实和真诚、诚实、情感真切的意思,从而与假、 伪相对。同时有“正”的意思,与副、邪相对。大体而言,“真”的观念在传 统社会虽出现日常世俗化的取向,但在古典诗文评传统却远不是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