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7 苏教版必修5.docVIP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7 苏教版必修5.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7 苏教版必修5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虽有槁暴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解析】 A项,“闵”同“悯”;B项,“有”同“又”,“暴”同“曝”;D项,“缪”同“缭”。 【答案】 C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C.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解析】 A项,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自己/看见;B项,均为“怜悯”;C项,经历/行走;D项,亲自/亲人。 【答案】 B 3.下列加点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臣以供养无主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 ①②④为连词,因为;③为介词,用。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解析】 B项,侥幸:古今义相同,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A项,至于:古义,一般表示时间、处所等所至的范围,相当于“到了”“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C项,今年:古义,现在的年龄;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年。D项,辛苦: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或用于求人做事的客套话。 【答案】 B 5.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___。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愿乞终养。 【答案】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 (2)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3)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4)乌鸟私情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二、三、四段,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具以表闻        具:具备 B.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C.欲苟顺私情 苟:暂时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解析】 “具”是“全、都”之意。 【答案】 A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以供养无主/猥以微贱 B.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但以刘日薄西山/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报刘之日短也 【解析】 A项,前“以”为介词,意为“因为”,后“以”为连词,相当于“且”;B项,前“于”表比较,相当于“比”,后“于”表对象,相当于“对”;C项,都为表示范围副词,意为“只”;D项,前“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之”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答案】 C 8.下列对这几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几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B.本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解析】 D项,列举数字,说的并不是“忠孝难以两全”,也不是要“舍忠而取孝”,而是言孝不碍忠,自己将先尽孝而后尽忠的抉择。 【答案】 D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因为供奉赡养祖母之事无人承担,都辞谢不接受任命。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皇帝的恩遇)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 (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乌鸦都有反哺之情,乞求(陛下)允许我为祖母养老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集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