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竹枝词的形式属性.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竹枝词的形式属性 中山大学莫秀英 关于竹枝词的形式属性,历来有属词和属诗两种看法。 《尊前集》和《花间集》是最初的两本文人词集,《花间集》里收录有 带和声“竹枝”、“女儿”的竹枝词,显然认为这种竹枝词属词体;《尊前 集》则除收录有和声的竹枝词外,还收有无和声的竹枝词,可见编者是 认为竹枝词都属于词体的①。清代万树《词律》、陈延敬等《钦定词谱》, 著名学者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张璋、黄畲的《全唐五代词》,黄进 德的《唐五代词选集》都涵括了无和声的竹枝词②。《全唐诗》把皇甫松 与孙光宪带有和声的竹枝词分别收录在卷八百九十一“词三”和卷八百 九十七“词九”中,其余不带和声的竹枝词则收录在诗卷中,可见编撰者 是把句子不整齐的和声体当作词,句子整齐的则当作诗来进行分类的。 而认为竹枝词属诗体的,则以唐代诸家诗集,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明 董文焕《声调四谱图说》,俞陛云《诗境浅说》,吴梅的《词学通论》,任半 塘《唐声诗》,赵曼初《竹枝系列考》,唐圭璋、施蜇存为丘良任《竹枝纪事 ①参看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尊前集.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 之文渊阁四库全书1489,集部四:Jk,词曲类,第76、81页 ②万树.词律.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陈延敬等.钦定词谱.北京市中国 书店,1983年3月第1版,收垒甫松。芙蓉并蒂”和“山头桃花”二首,孙光宪“门前春水”一首I 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第l版,收有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孙光宪 二首;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第1舨,收有顾况、自居易、刘禹 锡等多人的竹枝词作品;黄进德.唐五代词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收有 孙光宪竹枝词一首 244 试论竹枝词的形式属性 诗》一书作的序为代表①。吴梅更明确指出:“余细按诸作(指自居易的 作品——笔者注),惟《宴桃源》与《长相思》为纯粹词体。余若《杨柳 枝》、《竹枝》、《浪淘沙》,显为七言绝体。”⑦“《尊前集》录梦得作,有《杨 柳枝》十二首,《竹枝》十首……。中惟《忆江南》为词。”。“(皇甫松)《尊 前集》有十首,如《怨回纥》、《竹枝》、《抛球乐》等阕,实皆五七言诗之变 耳。力啊说孰是孰非,本文拟从唐五代竹枝词的形式、竹枝词与《竹枝 子》的差别两方面进行考察。 现存唐代竹枝词有两种形式,一是两句体,传辞主要有皇甫松的六 首: 槟榔花发(竹枝)鹧鸪啼(女儿),雄飞烟瘴(竹枝)雌也飞(女儿)。 ’ 木棉花尽(竹枝)荔枝垂(女儿),千花万花(竹枝)待郎归(女儿)。 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橘子(竹枝)眼应穿(女儿)。 筵中蜡烛(竹枝)泪珠红(女儿),合欢桃核(竹枝)两人同(女儿)。 斜江风起(竹枝)动横波(女儿),劈开莲子(竹枝)苦心多(女儿)。 山头桃花(竹枝)谷底杏(女儿),两花窈窕(竹枝)遥相映(女儿)。@ 前五首为平韵体,第六首为仄韵体。除第二首仄起外,其余都是平 起。每句末字押韵。除第二字均为平声外,其余各字可平可仄,这与词 律的严格要求不符。如与近体诗相比,二句体竹枝在平仄方面并没有 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大致规律,竹枝词一句之中甚至有 连续四字为平声的(如第六首的“山头桃花”),且每联的上下旬并不是 平仄相反,如第一首首句为“平平平仄仄平平”,末句则为“平平平仄平 仄平”,又与七绝的格律要求不符。这显然是一种并无特定格律规范的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一.近代曲辞.董文焕.声调四谱图说.转引自赵曼初.竹枝 系列考.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0(IO).俞陛云.诗境浅说.上海书店 1947年版,1984年重印;吴梅.词学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④吴梅.词学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9页 @吴梅.词学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0页 ④吴梅.词学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2页 。本文所引竹枝词作品均根据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北京t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 后面不再逐一注出

文档评论(0)

cvde43ds5f3f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