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VIP

《蜀道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蜀道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会诗作中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感悟李白杂言体诗的语言魅力。通过朗诵和背诵,培育学生的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2.体验诗歌的激情,沉浸于诗意的境界,理解李白诗作中的豪放与奔放艺术风格,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

3.采用朗诵作为手段,遵循“理解-鉴赏-联想-创造”的教学步骤,引领学生深入鉴赏诗歌,激发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领会诗作中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感悟李白杂言体诗的语言魅力。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深入鉴赏诗歌,激发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台湾诗人余光中曾赞叹:“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杜甫有言:“痛饮欢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则自豪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江上吟》)

二、整体感知

1.聆听朗诵,纠正发音,领悟情感。

噫吁喊yīxūxī巉岩chán石栈zhàn喧琢huī猿猱náo

碌崖ping飞湍tuān崔嵬wéi扪参历井ménshēn吮血shǔn

再次聆听教师示范朗读:关注句式、节奏和主旋律。

提问:(1)这首诗的句式有何特色?从句式和押韵特点能否窥见其体裁?

明确:句式长短不一,押韵相对宽松,属杂言古体诗,格律不拘,形式自由。“蜀道难”乃汉乐府旧题。

(2)诗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诗中是否透露了创作目的?

明确:诗中充满大气与豪迈,洒脱自如。从“问君西游何时还”可知,此乃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之友正赴西蜀之地。

诗歌力图描绘蜀道的艰险,却不显得沉重,作者通过对山川的描写,投射了自己的豪情壮志,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让人感受到一种崇高与雄伟之美。

2.介绍创作背景: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即安史之乱前。唐代蜀中商业繁荣,入蜀者多流连忘返,未曾意识到该地形势险峻,自古为割据之地,随时可能生变。

3.个人朗诵,互评朗诵

朗诵要求:关注句子节奏,情感的波动,重音与轻声,主旋律的突出

三、朗诵指导

1.噫吁嘭!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问:为何篇首连用多个叹词,单用一个是否可行?“危乎”与“高哉”意义相近,是否可以只保留一个?(让学生尝试朗读,体会差异)

明确:“吁喊”为蜀地方言,见物而发出的惊叹,连用叹词以表达强烈的惊叹之情。“危乎高哉”中的语气助词,音调一起一伏,情绪骤然升腾,如同平地惊雷,引出主题,给人以震撼之感。

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明确:描述的是历史悠久的蜀道,其历史跨度之广,与秦塞隔绝的情形。读来,心中泛起一片苍茫与遥远之感。诵读时,前两句需拉长音调,而后两句则需强调时间概念,并妥善处理“塞”与“烟”字的音调与音长。

“鸟道”暗示了一条连鸟儿也难以通行的险峻小径。蜀道的开辟,传说是五丁开山的壮举,充满了悲壮色彩,暗喻了开路的艰难。在诵读时,“地崩”与“然后”两句应连贯,以凸显“相钩连”。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明确:这两句诗强调了蜀道的高度和险峻。从高空到深谷的视角转换,对称的句式结构,长句的运用,在诵读时应体现出这种对称美,展现其雄伟气势。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明确: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蜀道的高度和险峻。黄鹤难以飞越,猿猱难以穿越,从而衬托出山高路险。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明确:前两句强调了蜀道的曲折,后两句则夸张地表现了山高若天,诵读时应以延长音调来强调其曲折蜿蜒,盘旋上升的艰难与惊险。

6.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明确:诗人以询问归期的方式,表达了对旅途中潜在艰难的担忧,从而抒发了深切的旅愁。

7.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明确:诗人描绘了旅途中可能遇到的景象:古木参天,悲鸟号鸣;夜晚月明,子规啼声,空山无人,孤独与寂寞加

剧了旅途的忧愁。诵读时,语调应显得沉重。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逐,碌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明确:再次强调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诵读时应收束句子,读得干脆利落。

9.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明确:最后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地势险要,诵读时最后一句需表现出”雷霆万钧”之势。

10.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明确:通过四字短句的跳跃节奏,表达了一种惊恐的情绪。诵读时,应在“杀人如麻”处加快节奏,以突出其恐怖。

11.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明确:诵读”锦城”句时,仿佛从惊险的道路中走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试题试卷学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各科试题、试卷、学案、教案、教学设计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