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儿科护理口炎
一、口炎概述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症,若病变仅局限于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小儿时期较为多见,尤其是婴幼儿。可单独发病,也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细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有利于口炎的发生。
二、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
1.鹅口疮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易发生此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及污染的乳具感染。
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患处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重症则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此时可危及生命。
2.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婴幼儿,全年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传染性强,可在托幼机构引起小流行。
起病时发热,体温可达38-40℃,1-2天后,口腔黏膜出现散在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约2-3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多个小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患儿常有烦躁、哭闹、拒食、流涎等表现。颌下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约1-2周。
3.溃疡性口腔炎
溃疡性口腔炎主要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引起。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口腔不洁更利于细菌繁殖而致病。
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舌、唇内及颊黏膜处,可蔓延到唇及咽喉部。初起时口腔黏膜充血、水肿,随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上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形成的假膜,呈灰白色或黄色,边界清楚,易拭去,拭去后创面可见渗血。患儿常因疼痛而哭闹、烦躁、拒食、流涎。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局部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三、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详细询问患儿的喂养史、饮食习惯、口腔卫生情况,近期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史,是否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了解患儿的出生史,如是否为顺产、有无产道感染等。对于鹅口疮患儿,要询问母亲是否有霉菌性阴道炎。
2.身体状况
评估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观察口腔黏膜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有无疼痛、流涎、拒食等表现。检查患儿的颌下淋巴结是否肿大、有无压痛。了解患儿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情况。
3.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由于患儿口腔疼痛,进食困难,家长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担忧。了解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否掌握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和喂养技巧。评估患儿所在的家庭环境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条件。
四、护理诊断
1.口腔黏膜受损
与感染有关,如白色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细菌等感染,导致口腔黏膜炎症、溃疡。
2.疼痛
与口腔黏膜糜烂、溃疡有关,患儿因疼痛而哭闹、拒食。
3.体温过高
与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有关,常见于疱疹性口腔炎和溃疡性口腔炎患儿。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疼痛导致患儿拒食、进食减少有关,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5.知识缺乏
患儿家长缺乏有关口炎的预防、护理知识。
五、护理措施
1.口腔护理
(1)保持口腔清洁
鼓励患儿多饮水,以清洁口腔,减少细菌繁殖。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可用清洁的纱布或棉球蘸取温开水,轻轻擦拭患儿的口腔黏膜,每日2-3次。对于年龄较大能够配合的患儿,指导其用淡盐水或0.1%-0.2%洗必泰溶液漱口。
(2)正确涂药
涂药前应先将纱布或干棉球放在颊黏膜腮腺管口处或舌系带两侧,以隔断唾液,防止药物被冲掉。然后用干棉球将病变部位表面吸干,再将药物涂于患处。涂药后嘱患儿闭口1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纱布或棉球,勿立即饮水、进食。涂药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对于鹅口疮患儿,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然后局部涂抹10-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每日2-3次。对于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可局部涂疱疹净(碘苷)抑制病毒,也可喷西瓜霜、锡类散等中药。对于溃疡性口腔炎患儿,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溃疡面后涂2.5%-5%金霉素鱼肝油,每日2-3次。
2.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米粥、面条等,避免给予过热、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疼痛。对于因疼痛而拒食的患儿,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必要时可在进食前局部涂抹2%利多卡因以减轻疼痛。鼓励患儿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