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试析《溜索》语言背后的数字密码
《溜索》出自作家阿城小说集《遍地风流》,是阿城早期的一篇作品。由他自己的话说,是年轻时居于乡下时无事所写;入选课本,虽是自读课文,但因其语言之特色、章法之奇崛、文化之传承等,无不能给师生以启发。本文尝试梳理《溜索》里的“一”和“三”,一探《溜索》语言之魅力和文学传承之基因,并简述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叶圣陶先生说:“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顾之川老师在《怎样教中学生学语文》中指出,学语言是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可见无论何时何地,语言文字都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老师应带领学生通过认识、理解、体悟文章的语言,从而解开语文学习的终极密码,一起打开一扇通往精彩世界的大门。
一、千般变化的“一”
阿城的语言简洁凝练,在规范语体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适合自己的自由语体,从而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在《溜索》里,他将精炼的用词、有力的句式、雄奇的想象和富有特色的方言等融为一体,写出一道惊险万分的峡,写出一根蕴力千钧的索,写出一只孤独勇敢的鹰,写出一群沉稳豪迈的人……此中精彩,“前人之述备矣”,本文先以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字入手,一探意蕴。
据统计,《溜索》一文(以统编课本为例)有80多个“一”,其作用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一”写险
小说确以人和物等的表现,来衬托了怒江峡谷之险,但如果我们细读文中的“一”,则能够从语言的运用上加以解读。
峡口之窄仅融“一个半牛”通过;以为山低风冷,却“一直”在万丈悬崖上,可见盘桓时间之久;“我”可就不堪了,“抽一口气”“心中一颤”“惨叫一声”,内心的恐惧逐渐外化,过程明显,形象生动;崖上架“一根索”,人马牛的性命唯有系于这根索上,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第一个汉子溜到对岸,众人只能望见“一个黑点”停在壁上,“一个长音飘过来”,可见两座崖之远,可见索之长。
(二)以“一”写惧
面对此等凶险的峡谷,怎能不惧呢?看牛,行在山道上,牛铃“一步一响”,紧张、害怕,慢慢地走,颤颤地移的情态溢于纸上;将过峡时,皮肉竟然能抖得“模糊一层”,过峡时屎尿更是撒了“一路”,可见是恐惧到了极点。
看“我”,前文提到“我”在山路上表现,不必多说;过索时,耳是“聋了一般”,那海也是“慢慢一旋”,手划出血来,“撕得钻心一疼”,面对这些,“我”却无暇顾及,只记得“命在天上”。人在躲避一个恐怖的事物时,往往能激发更大的潜能,身体的伤痛也会被暂时压下。此时的“我”正是如此。终于出发了,“我”才觉“出一身黏汗”,才敢“出一口长气”,“干干地咽一咽”,此时犹觉后怕。
牛与“我”的惧,实质是衬托峡之险,同时也与马帮汉子形成对比;同时“我”的经历,是“成长”的一部分,也未尝不是马帮汉子们所经历的。
(三)以“一”写勇
勇的必须是大鹰和马帮汉子们。作者在他们身上将看似平淡却意蕴深厚的语言用得精彩之极。
雄鹰“一歪(栽)身”,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马帮汉子的“一双细腿”,溜牛马时的“一声喊”,运驮子可是“玩一般”,溜“我”时的一声吼,溜索前后的“一支烟”,溜索之后汉子们的“一道尿”……将他们精细而又干练、沉稳而又果断、勇猛而又豪迈的特征表露无遗。
试看文中“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人虽纤瘦,角框虽简陋,然“一跃”“一用力”“嗖的一下”却写出汉子毫无犹豫、动作熟练的特征,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由上可见,“一”虽小、虽少,却蕴意无穷。不仅如此,在《遍地风流》的其他篇章,阿城也并不吝啬去用“一”。举几个例子:
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峡谷》
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峡谷》有风,火便小一吼,暗一暗,再亮一亮,又暗一暗。——《雪山》
天一截比一截亮。湖纹丝不动。——《湖底》“不同作家喜爱使用某些词语和频率的疏密会各不相同。”这种情况往往能
形成作家语言上的风格。分析解读这种风格,无疑将对理解这位作家的作品提供可行的方向。
统编教材编者提供了不少助读资料,如阅读提示中提醒学生注意品味小说简介凝练的语言和颇为考究的选词练字,即可指向本文反复出现的“一”,来探究作者富有特色的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精神世界。不仅如此,这种选点深读,多角度品读的方式让语言的品读更具条理,让课堂更有层次,也更有深度。
除“一”以外,文中尚有“十丈”“百里”“千钧”“万丈”等数量词,凸显崖高索险,足见语言张力。
二、深藏不露的“三”
如果说“一”是《溜索》这篇小说的显性数字,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润物细无声 ——小学语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docx
- 润心无声护成长 师爱无言助飞翔.docx
- 三方协作下的留守儿童美育提升路径探索.docx
- 三新改革下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课堂情境创设中的运用初探.docx
- 三性课堂在中小学音乐欣赏衔接教学中的探究.docx
- 散文教学中内容的选择和确定.docx
- 沙盘游戏疗法用心唤醒内在的治愈力量.docx
- 善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中学主题探究活动.docx
- 善用传统文化,打亮德育底色.docx
- 善用新技术 践行好教法.docx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