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莫奈与弗朗格的《日出·印象》中看法国现代艺术的变迁.docx

在比较莫奈与弗朗格的《日出·印象》中看法国现代艺术的变迁.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比较莫奈与弗朗格的《日出·印象》中看法国现代艺术的变迁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莫奈出生于1840年,工业革命兴起的时代。深受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以及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余孽鏖战的影响,农业传统和新古典主义画派迅速没落,而浪漫主义绘画则因许多题材出离宫廷献礼,笔触粗犷奔放、用色大胆炽烈、构图直击人心而佳作涌现。直到透纳的出现,艺术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自然之光在画纸中肆意洒播的壮丽画面。透纳与浪漫主义潮流同处一个时期,却在绘画题材、风格和技巧的突破性上远超其他画家,和戈雅、毕加索等人一样,成为独树一帜的先锋者。莫奈在为躲避普法战争而前往伦敦避难时发现了透纳杰出的画作,并为之深深着迷,其后来创作的《伦敦查令十字桥》就与透纳的《雨、蒸汽、速度》在题材和风格上异曲同工,这也为其1872年创作《日出·印象》奠定了基础。

此时印象派也准备隆重登场。新生的“城市一代”放弃了对农业社会的最后眷恋以及对各种神话经典的执念,把希望寄托于工业社会[1]。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品味悄然改变,矫饰拘谨的宫廷画已不再受欢迎。19世纪中叶腾空出世的照相机发明也让以状物形为目的和特点的传统风格绘画黯然失色。美术退而结网找寻创新之路。一些青年画家从牛顿发现的光的色散现象中得到灵感,运用反向思维,联想到只要将颜色按一定次序进行排列就能在视觉上形成光效果[2]。正开始学习室外写生的18岁的莫奈,也因此从光分解理论中得到启发。1872年,莫奈回到自己生长的勒阿弗尔港口,被眼前的水光天色、日渐密集的绰绰船影以及充满人间烟火的烟囱等美丽景象吸引住了,从而创作了印象派的开山之作《日出·印象》。

热拉尔·弗朗格出生于1939年,亲眼目睹和经历了二战的残酷。两次工业革命,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给法国人民造成的极大创伤,使法国许多阶层的青年都对以萨特所理解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左翼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3]。而法国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传统根深蒂固、其中的代表有大卫以及傅里叶、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先驱,他们积极宣扬自己的思想并付诸实践。这激励着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青年更积极地投身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中去。

弗朗格就是法国战后左翼思潮中的一朵活跃浪花。弗朗格积极参与左翼画家组织的运动,通过设计版画、售卖印刷品来帮助罢工的工人。在五月风暴及随后的几年中,他一直积极地以艺术的形式唤起人们的“革命热情”,反对对人的异化。在这一段受左翼思潮强烈影响而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先后创作出许多带有阶级色彩、声援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作品,如1968年创作的名为《五月的气息》中与警察的蓝盾形成对比的“红色冲击波”大型艺术装置,1970年创作的以资本主义国家旗帜为蓝本的《红色》系列中的“流血的国旗”[4]。从1972年起,弗朗格的画作在人物的色彩处理上有了明显转变。例如,在《艺术家与模型》的创作中,画面的人物色彩开始有层次感,他用大面积的黑色来表现他对不同行业内社会角色的思考。又如,在1974年《艺术家人生》的创作中,他以多彩的纯色来表现监狱里的造反者,并以画面中纵横交错的彩线来表现这些人与处在灰绿背景中的艺术创作者之间微妙的联系[5]。从红色拓展到彩色,弗朗格作品中的革命意味开始有所削弱,但是对人的积极作为仍抱有乐观期待。这个阶段,弗朗格画作的左翼色彩已不如从前,但其表现出的对世界的包容体现了他开阔的胸襟及崇高的艺术境界。

莫奈的画作给人的第一视觉感受就是它的色彩轻盈灵动。莫奈描绘水天相交之处用的是一种介乎软粉和浅蓝的颜色。画作的颜色饱和度较低,不同于以往宫廷画家惯用的工笔厚涂,给人一种既澄澈又温暖的感觉。与法国风景画画家洛兰笔下一系列以日出为背景的风景画不同,莫奈更大胆地用色彩来表现光,日出不再是颜色基调,而是画面主角。在朦胧的晨曦渲染中,景致的轮廓变得模糊,晨曦的颜色就是景物的颜色。天的上部用较为明快轻薄的淡红色,将晨曦之色表现得恰到好处。它那整体的美,不是睡莲娇艳明丽的绝美,也不是粉蓝蚕丝被给人带来的柔软之感,而像是初秋时初升的太阳,带给观众的是一个明明晃晃、大大方方的拥抱,带着清晨的一丝凉意与几抹在薄雾中变换的浅彩云朵(经天文学家考证,该画创作于1872年11月13日早上7点35分的勒阿弗尔港口)。

而在弗朗格的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色彩处理:高纯度的颜色,几乎没有渐变,带给人极具冲击性的视觉效果。颜色不再是为了反映真实,在这里,颜色自由了,具有了新的代表意义,即符号化。这一特点在该画家早期的作品中就得以凸显,红色是革命色彩的代表,彩色则是鲜活生命、美好事物的象征。圆环中心的灼灼红日,让人不禁联想起中国的古话“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一圈圈彩色的光晕和仿佛从红日走出的彩色行人错落有致,使画面形成了秩序与灵动的统一。颜色的周期性重复出现也具备了在波普艺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