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总体目标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学段目标:“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桃花源记》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描绘了一幅自由安乐、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塑造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本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古诗文名篇,教学中要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大意、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的能力,并要求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基本能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大致意思,文言基础还很薄弱,加之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因此,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结合课下注释或其他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经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基本上都比较活泼,希望受到老师的关注与表扬。因此,教学中拟创造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去学习,逐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拓展思维空间,突破阅读“瓶颈”,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熟记“俨”、“间”等字的读音;熟记“垂髫”“叹惋”“骥”等字的字形;理解“要”“延”“扶”“寻”“豁然开朗”等词的意思和用法;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抓住关键词,感受桃花源环境和人情之美,感悟文章主旨。
3.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4.正确看待陶渊明的理想在现实生活的价值,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桃花源之美,感悟文章主旨。结合背景,理解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作者陶渊明及其写作背景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安排:
1.先行组织策略:调动学生联系旧有知识,借助课下注释与工具书预读课文3至5遍。联系之前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以旧导新,以更好落实教学目标。????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诸多问题,如“桃源”是否存在?你如何评价世外桃源?这些问题都需要自主思考,讨论探究来完成。????
3.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理解文字之下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导入新课(出示课件)
引导学生背诵《饮酒》(其五)导入新课。
教学新课(出示课件),朗读课文。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父亲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时值东晋和南朝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使之壮志难酬。陶渊明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陶渊明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离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离任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因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再没有出仕,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2.写作背景:此文作于永初二年(420年),当时陶渊明约56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讨论,互助解答。
2.字词正音、释义(出示课件):
3.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词语活用等:
(1)通假字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2)古今异义①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②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③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④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3)一词多义:①舍:A.便舍船(离开)B.屋舍俨然(房子)②寻:A.寻向所志(寻找)B.寻病终(随即,不久)③志:A.处处志之(做记号)B.寻向所志(记号)④为:A.不足为外人道也(对)B.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