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诗歌鉴赏诗歌语言.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何为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不妨来读一读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3、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十五夜望月王建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高考在线【2013年福建卷】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

(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韵味。

(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高考在线【2013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1分)?(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1)桃花流水鳜鱼肥?(1分)(2)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3分)(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4分)高考在线【2013年天津卷】参考答案⑴?轻微、新鲜、清爽等?⑵?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⑶?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进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为一着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实战高考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有人认为“折柳”二字是全诗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题步骤《三维设计》109页高考在线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参考答案:清明时节临近,故乡只有在诗人的梦里才能出现。诗人晚上因思乡而无法入睡,漫步江边以排遣愁绪,折下柳条原想寄托故乡之思,可“柳”毕竟象征着离别,异乡折柳,也只能徒增烦恼忧愁罢了。因而即使不是家乡苏堤的柳条,也足以让诗人更紧锁双眉。【参考答案一】诗人借助忧伤的玉笛声,辽阔的山水,低垂的暝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