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语文考试历史概述.pptVIP

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语文考试历史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OGO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语文考试历史概述一古代语文考试二二近现代语文考试三当代语文考试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学习,要求了解古代语文考试的发展历程,了解古代语文考试的内容、特点,并进行评判

重点:

1.古代语文考试的发展历程

2.古代语文考试的内容3.古代语文考试的特点

4.对古代语文考试的历史点评

难点:

1.古代语文考试的历史点评第一阶段:古代语文考试时期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是以四书五经为核心,因此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实际上就是语文考试。其操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各地分别预选、全国统一考试和举荐相结合,采用贴经、墨义、策论、诗赋等题型考核考生,籍以考评学校教育质量。这些题型也是今日填空、简答、论述、作文等题型的雏型。从考试方法来看,科举考试中用到的糊名和誊录法,与今天语文考试中间采用的密封制度,更是惊人的相似。古代语文考试的内容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是以四书五经为核心,因此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实际上就是语文考试。其操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各地分别预选、全国统一考试和举荐相结合,采用贴经、墨义、策论、诗赋等题型考核考生,籍以考评学校教育质量。这些题型也是今日填空、简答、论述、作文等题型的雏型。从考试方法来看,科举考试中用到的糊名和誊录法,与今天语文考试中间采用的密封制度,更是惊人的相似。一、古代语文考试的内容(一)蒙学读物蒙学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它一般招收8~15岁的儿童入学,大多属于私学性质。蒙学始创于奴隶社会的夏朝,在秦汉时期得以不断发展,唐宋以后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程序,主要进行读书、习字作文的教学,为进入官学、书院以及应科举考试作准备。蒙学所用的教材一般称为“小儿书”、“蒙学书”。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三字经》《百家姓》相传《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现代版宋初出现的《百家姓》曾经配有曲谱,旋律优美,适合儿童吟诵,是世界上第一部可以唱颂的识字课本。全书共用15个韵,71个韵脚。通篇语调和谐,读来顺口,听来悦耳。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冯陈褚卫蒋沈韩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千字文》《千字文》从南北朝到清末,共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千家诗》现代版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儒家经典:汉代以“五经”为课程“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乐经》(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为“六经”)宋代以“四书”为课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古代语文考试的内容(三)文选读本:《昭明文选》《古文观止》《昭明文选》《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昭明文选》的内容《昭明文选》一书,是萧统招聚文学之士而编。书中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不选经子,史书中也只略选“综辑辞采”,“错比文华”的论赞,已初步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认为只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者方可入为文学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尤注重骈俪、华藻。《昭明文选》的内容全书共60卷,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移,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38类。所选多大家之作,时代愈近入选愈多。其中以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占有相当比重,诗歌则多选对偶严谨的颜延之、谢灵运等人作品,陶渊明等人平易自然之作则入选较少。作品划分的类别,则能反映汉魏以来文学发展、文体增多的历史现象。《昭明文选》的地位“选学”在唐朝与《五经》并驾齐驱,盛极一时士子必须精通《文选》。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谣曰:文选烂、秀才半。宋代有“文章祖宗”之

文档评论(0)

胖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