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名句)。
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景情交融的艺术手法 ;
2、品味散文的语言;
3、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二、赏析文本: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
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3、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但是那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大家可以互相交流。
4、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牵牛花:
槐蕊:
秋雨:
秋蝉:
秋果:
5.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样,为什么?
相关资料: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 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6.从写作上来看,故都的秋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那么在情景交融中谁是主要的?
总结拓展
“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翻一翻,则这作家个性,嗜好,思想,信仰以及人生态度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导言》
所以,我们阅读抒情散文,最关键的是,透过作者的抒情语言,深刻理解作者在文章所表现得个性、信仰以及人生的态度。
四、布置作业
我的教学对象是文科学生,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订阅了《读者》《散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通过这次教学,我思考着在高中的散文教学中,如何通过美读引导学生鉴赏,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感受人文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等,探索出高中语文新的教学模式。我的几点思考如下:
一、在自主学习中注重美读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往往忽略了教师的美读的示范、感染作用,而只仅仅通过录音材料,或个别朗读较好的学生的表演来点缀。而我在教学中,强调了教师的美读。在精挑选的贴近课文感情基调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我富有感情的对课文片断的朗读,很快感染了学生,使学生进入到文章营造的氛围里,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美术_民间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第六课 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走进中国版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婴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项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声声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高中语文_散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