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声声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高中语文_声声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代表作之一。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汉族政权南迁,始为南宋。这一重大变 故给当时社会各阶层带来影响,李清照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巨变。李清照国破家亡,孤身飘零。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早年那种清新明快,而转为沉郁凄 婉,《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 【教学目标】 1、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2、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 3、学会词的常见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前五分钟 播放歌曲《声声慢》 三、课文导入—— 几千年风雨如磐,许多天资聪颖的女性如磐石重压下的幼芽,无法抽枝发叶。而在中国诗歌史上从七尺须眉中脱颖而出的李清照是不让须眉甚至是压倒须眉的异数。今天我们就借《声声慢》来初步感知李清照的才情。 四、听朗读《声声慢》,之后自己大声朗读体味。 五、整体感知 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愁 学会抓住词眼来鉴赏。 六、诗歌赏析——如何写愁 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先来探寻第一个问题: (一)怎样入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学生思考回答 寻寻觅觅,清照在寻觅什么呢? 动作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 环境 处境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凄苦无告 所以,清照起笔就给我们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基调?哀婉凄凉、悲苦愁绝 2、学生读本句。 3、学会抓住词的感情基调。 (二)赏意象 如何入愁 学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 情的物象。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 1、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 (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勾画出意象) (学生: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 你感慨最深的是哪个意象?结合所积累诗文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组交流探讨 ②集体探讨 3、学会抓住意象特征分析。 七、为何生愁 学生齐读作品,体会情感 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1、知人论世:李清照出身名门,从小聪慧过人,文学造诣极高。丈夫赵明诚是著名金石学家,夫妻恩爱,幸福美满。1127年金灭北宋,词人生活彻底改变:先是两人尽心收罗的几屋金石书画尽毁于战火;接着,赵明诚病重身亡;李清照飘零江南,颠沛流离,尝尽人世艰辛;1156年,凄然一身,悲苦离世。 2、拓展:李清照南渡后词作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 ——《临江仙》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永遇乐》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yín);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添字采桑子》 明确:孀居之悲 思念之痛 飘零之苦 亡国之恨 3、学会知人论世 4、学生再读作品 八、课文总结 愁情 直接抒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淡酒浇愁 秋风劲吹 征雁南飞 黄花憔悴 雨打梧桐 词鉴赏小结 抓诗(词)眼 抓感情基调 抓意象 知人论世 学以致用 学习鉴赏《一剪梅》,学用上述方法,比较不同时期的词风和情感。 十一、作业 写对联,赏意境 上联: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下联: 请同学们据《声声慢》的意境描写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