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项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项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 《项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莫泊桑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概括故事情节,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小说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能够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理解人物命运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4.通过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命运的探讨,深入体会作品内涵,获得人生启迪。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握小说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难点 能够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深入体会作品内涵,获得人生启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一夜欢乐梦,项链成锁链;十年辛酸事,饰品是赝品。大家知道这幅对联写的是根据哪篇文章创作的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项链》,去感受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欢乐与辛酸。 引起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 (二)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明确 设计意图 1.走近作者 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诺曼第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接触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短篇小说,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 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 其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暴露资产阶级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的腐败堕落。 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作家的相关知识和作品的写作背景,为更好地理解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读准字音 妩媚(wǔ) 缺憾(hàn) 绮(qǐ)罗 帷(wéi)幕 瞌睡(kē) 旖旎(yǐ nǐ) 青睐(lài) 鲈(lú)鱼 佳肴(yáo) 寒碜(chen) 褶(zhě)皱 锱铢(zī zhū) 一模(mú)一样 飞来横(hèng)祸 忧心忡忡(chōng) 扫清阅读障碍。 3.理解词义 旖旎:柔和美好。 青睐:比喻喜爱或重视。 一筹莫展: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扫清阅读障碍。 4.理清文脉 小说采用“物线法”结构,以“项链”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在“项链”的牵动下,写了四个情节: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 完整情节:想入非非——得到请柬——借得项链——参加舞会——丢失项链——赔偿项链——得知真相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为进一步研读文章奠定基础。 (三)研读赏析 教师活动 明确 设计意图 在你看来,《项链》一文是悲剧还是喜剧? 提示(关于悲剧的理解): (1)悲剧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 (2) 鲁迅曾说:“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总结:要探讨本文是悲剧还是喜剧,可以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两个角度进行。 以此问题串联起整堂课,同时,用这样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也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故事情节 研究故事情节 1.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谈谈你对“文章是悲剧还是喜剧”这一问题的看法。 想入非非——得到请柬——借得项链——参加舞会——丢失项链——赔偿项链——得知真相 (1)身份地位,却心比天高。——悲 (2)得到请柬,却没有合适的衣服、首饰。——悲 (3)借得项链、出尽风头,却又丢失项链。——悲 (4)十年艰辛,还清债务,却得知项链是假的。 ——悲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2.你对文章结局感到意外吗?为什么? 这一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作者己于前文作了三处必要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 伏笔1:借项链时,福雷斯杰太太答应地十分爽快,毫不犹豫。 伏笔2:买项链时,发现盒子是单独配的。 伏笔3:还项链时,福雷斯杰太太都没有打开盒子看一眼。 引导学生找出前文伏笔。 3.你认为文章以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作为结尾好吗?为什么? (1)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加深了路瓦栽夫人命运的不幸与可悲:玛蒂尔德一心想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但不能够;一辈子只在幸福中陶醉过一次,但乐极生悲,丢失了项链;十年含辛茹苦,刚刚有了点自尊自信,又突然发现项链的真相,发现自己十年辛酸的代价竟“最多值五百法郎”。十年生活“意义”的发现,给她精神的打击不比十年前丢失项链轻。 (3)有力地表现了作品的主旨,使作品的讽刺意味更深刻、更强烈:小说以“失项链”为转折点,写出了玛蒂尔德命运的前后鲜明对比:一时欢乐,十年辛酸。这些描写对主人公的讽刺己够深了,而结尾又一次突转,既让读者为主人公又让主人公为自己哭笑不得。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