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防工作面临的形势 精神卫生法的出台对参与精神卫生工作的人员来讲是机遇又是挑战。 作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参与精神卫生工作的人员,都需要高度重视行业法规的贯彻落实。 根据目前的研究,以下情况与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男性,青壮年 既往有攻击、冲动行为或犯罪史 既往有严重自伤、自杀行为史 既往有药物、酒精滥用史 目前有明显的与被害有关的幻觉、妄想、猜疑、激越、兴奋等精神病性症状 目前有攻击性、威胁性语言或行为 目前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刺激 目前有药物、酒精滥用史 目前缺乏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具有冲动、判断力差、不成熟、情绪不稳、自控力差等性格特征或反社会型、冲动型人格障碍 早年不良家庭环境,遭受父母虐待 重要的指标 在以上因素中对于评估、预测肇事肇祸行为较为重要的有: 男性患者 既往攻击冲动行为 严重自伤、自杀史 目前的精神症状和攻击性、威胁性语言或行为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预测表 说明:如果攻击指数总分大于非攻击指数总分,即预测患者将会发生攻击行为,攻击指数总分小于或等于非攻击指数总分,即预测患者将不会发生攻击行为。 精神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精神病人在病情波动期或疾病期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可能会随时造成肇事肇祸等突发事件。 为了保护患者本人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对精神病人造成的突发事件应做到紧急处置,力争使其造成的社会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应急处置的几种情况 (一)精神病人在家中出现冲动行为,家属打电话要求出警的; (二)精神病人或可疑精神病人在居民区、单位、各类公共场所等地出现肇事肇祸行为,有人打电话或报告要求出警的; (三)精神病人轻微滋事或有其他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行为情形需要紧急处置的。 (五)急性或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急性药物中毒(自杀或误服) 长期服药过程中出现需及时处理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应急处置流程? * * 精神疾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精神卫生法在立法思路上主要体现了五点 一是立足现实,解决当前精神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 二是切实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 四是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疗、康复相结合; 五是明确责任,建立机制。 《精神卫生法》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精神卫生监测网络,实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制度,组织开展精神障碍发生状况、发展趋势等的监测和专题调查工作。精神卫生监测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建立精神卫生工作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交流共享。 《精神卫生法》 第二十八条 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 第五十二条 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场所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患有精神障碍的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等获得治疗。 《北京精神卫生条例》 第三十一条 精神疾病患者有危害或者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的,公安机关可以将其送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 单位和个人发现上述情形的,可以制止并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北京精神卫生条例》 第三十二条 经诊断认为需要住院治疗的,由公安机关通知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办理住院手续。 对无法通知到精神疾病患者监护人、近亲属的或者监护人、近亲属拒绝办理住院手续的,公安机关可以先行办理,并由医疗机构在病历中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1995年2月28日实施)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 《精神卫生法》 第二十八条 对查找不到近亲属的流浪乞讨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由当地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帮助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 《精神卫生法》 第六十八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应当加强协调,简化程序,实现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由医疗机构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直接结算。 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后仍有困难,或者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的,民政部门应当优先给予医疗救助。 《精神卫生法》 第十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依照本法的规定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并对所在地人民政府开展的精神卫生工作予以协助。 第四十九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患者所在单位等应当依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的请求,对监护人看护患者提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