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一鸣惊人-教案A.docx

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一鸣惊人-教案A.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一鸣惊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战国、大臣、进犯、城池、危在旦夕”等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成语的意思\. 2.学会不发声、不动唇、不指读的默读方式,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能复述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淳于髡巧妙委婉的表达方式,学习劝解他人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难点] 学习淳于髡巧妙、委婉的表达方式,明白他能说服齐威王的原因,理解隐语.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入课题 1.出示齐威王和淳于髡的图片. 2.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简介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他们有关的成语故事. 3.板书课题:《一鸣惊人》.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组织学生讨论.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侯”中间不要多写一竖;“危、庭、通”都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写得要紧凑匀称;“宫”下面是“吕”,为两个“口”,注意与“官”进行区分. 4.重点词语理解. 不闻不问: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劝谏:规劝谏诤.用委婉的语言规劝,多用作臣下对皇上. 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栖息:止息;寄居;指寄居之所;谓隐居.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掠夺:凭借暴力抢劫、强取货物(如在战争中).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5.组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齐威王终日饮酒作乐导致齐国危在旦夕,淳于髡通过隐语劝谏的方式使齐威王振作起来,整顿国政,使濒于灭亡的齐国又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故事.) 2.引导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2)齐威王在即位后做了些什么?(将国家大事交给大臣处理,自己则不闻不问,终日饮酒作乐) (3)他这样做对吗?有什么后果? (不对,导致国家陷入了混乱,官员失职,百姓不安,诸侯国趁机进犯,夺去了齐国不少土地和城池,齐国危在旦夕.)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本文的主人公淳于髡通过隐语成功劝谏了齐威王,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淳于髡是怎样劝谏齐威王的吧!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第2~8自然段,说说淳于髡、齐威王分别是怎样的人. (1)默读要求:不指读、不出声,边读边勾画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 (2)淳于髡:能言善辩,富于谋略;齐威王:善于听取谏言、采用贤才,赏罚分明. 2.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边听边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淳于髡富于谋略的才能? (1)他知道齐威王喜欢听隐语,便心生一计,打算找个机会进谏. (说明他对君王的喜好很了解,很有谋略) (2)“大王,最近臣听到一件怪事,特地来说给大王听听!”“好,请说给我听听!” (“特地”引起大王的好奇心,为自己的谏言作铺垫,说明了他有谋略;这里的两个感叹号的出示说明要读出好奇、期待的语气) 指名读,男女生配合读,小组合作读. 师小结:淳于髡真是一个有谋略的大臣,知道通过君王的喜好,引起君王的兴趣,再来表述自己想要发表的谏言,他又是用怎样的表述方式让君王接受谏言,重理朝政的呢? 3.分角色朗读第5~7自然段,哪些地方体现了淳于髡能言善辩的才能? 齐国有只大鸟,栖息在王宫的庭院中整整三年了.可是它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引颈啼鸣. ①大鸟隐喻的是谁?(齐威王)“整整三年”“既不……也不……”说明了什么? (“整整三年”说明了时间长,“既不……也不……”说明了鸟的懒惰与无用) ②为什么淳于髡要讲这只大鸟的故事呢?联系第1自然段思考一下. (鸟隐喻了君王,不飞不叫指君王对朝政不闻不问) 师小结:这个淳于髡可真聪明,通过打比方的方式,委婉地指出了齐威王不理朝政的错误行为,大家知道他这样的表述方式叫作什么吗?——(隐语)出示在黑板上. 4.齐威王听懂了他的话吗?你从哪句话知道的?画出来读一读. 它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①说明了什么?(齐威王接纳了意见) ②说说“一鸣惊人”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已经决定不再享乐,重整朝政) 5.齐威王真的“一鸣惊人”了吗?你从哪些地方知道的?齐威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齐国国力强大,外敌不敢侵犯,到处朝气蓬勃;善于听取谏言,赏罚分明,有较强的政治才能) 6.总结:齐威王的变化真令人吃惊!这真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精彩吗?请大家试一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在小组内互相讲一讲,选出讲得好的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一讲. [教学板书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