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形意拳特点_000002.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式形意拳特点_000002

孙式形意拳特点_000002 (接上期)      四、鸡腿力      如果把鸡腿力理解为仅仅是指一条腿支撑,这就未免太简单化了,与前面说的单重又有什么区别?不错,鸡总是单腿着地,但更重要的是,鸡在行进时,前腿落下时不仅仅是在支撑,而且有向后刨的劲。也就是说,鸡行进时是后腿向前蹬而前腿向后扒,这其实也是许多四脚动物奔跑时的共同特点,在拳中采用这样的运动方式的好处是发力平稳而没有间断点。从形式上看,形意拳里大多数的动作都是靠后腿蹬劲发力的,所谓“消息全凭后脚蹬”,前脚似乎没有起多大作用,那么鸡腿力之说也就没有了根据。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形意拳中的前腿绝对不是无足轻重的。其作用有三:一、导向。向何处去,进多少,所谓“脚打踩意”、“脚踏中门”,都靠前脚的一迈。二、制动。掌握分寸,放中有收,阳中有阴,以控制自身而不跌出。三、转换。就像跳高时起跳的那一步,把原本横向的力转换成向上的力,在拳中则是把直线的单向冲击力转换成整体的震颤力。      五、翻浪劲      一轴到底的好处是信息与力的传递快,不拐弯,中间没有打折扣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发出翻浪劲,就是身轴像海浪翻卷一样做波浪式抖动,把由腰胯放松,脚蹬地而发出的力量甩出去达到手的梢节,甩鞭子,甩钓鱼竿都是这样。这样发力的好处是,所发的力是波浪式的,手的运动方向和发力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而不是我们通常所习惯的单向冲击力。凡是体验过海浪冲击的人都知道,海浪的作用是把人抛起来再送出去,而不是像河水那样往前冲着你走。波浪的运动方式是,水分子是在做圆周运动,分子本身并没有流出去,只是能量放出去了。内家拳所发的就是这种翻浪劲,不是把自己的身体或拳头冲出去撞击别人,而只是把打人的能量放到他身上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体会到这种翻浪劲,诸如家里在洗床单或被单后,常常要两个人拽着抖一抖,把褶皱去掉,一边的人用手上下抖动时,另一端的人却感觉到是横向的推力,这就是波动的奇妙。再比如一条湿毛巾,我团成一团扔到人身上,基本上不会感觉到痛,而我若是抓住一头把它抽向人身上,则一定很痛。      六、临界态训练方法      人在练拳和技击时,整个人体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体系,即开放的,远离平衡状态的系统。因其开放,故需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或能量的交换;因其远离平衡,故外界的哪怕是微小的刺激通过系统内部的涨落,通过各个子系统间的组织作用,可以达到系统能量(功能)的超级爆发,或者相反,导致系统崩溃。拳术的借力打人,运用的就是这个原理。从系统的角度看,如果整合得好,系统的整体能力应该大于各个分系统能力的代数和。各个子系统间的配合、支持、互动,协调得好,整个系统就可以产生效益放大的结果。在这里,远离平衡是必要条件。孙式拳的平地立杆,就是让人体处于非稳定,非平衡,非静止的非线性状态,从而激发内力的产生与凝聚,达到体能效益的最大化。低姿态、低桩、大马步、大弓步的状态,是在求自身的稳定与平衡的前提下达到“以静制动”。而对于“以动制动”甚或“以动制静”,则全无可能。而孙式拳的建构就是建立在“动态平衡,随机平衡,以自己的不平衡来破坏对方的平衡。从而达到自己新的平衡”这样一种动态的,辩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临界态就是恰好处于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在此状态下,人的潜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俗语说:“狗急了跳墙”。以前解释为肾上腺素的作用,看来没有那么简单。平时练功,就有意识地把自己逼迫到临界状态,诸如站三体式,一定要站到“浑身栗抖,体似筛糠”,想站都站不起来的地步,此时的一秒钟或可顶四平八稳,舒舒服服时的一个钟头。孙老先生在自己的书里多次强调,明确要求“到极处”,动作要到家,诸如伸手,就是伸到再也伸不出去为止。为什么呢?取“物极必反”之理。“阴极而阳,阳极而阴”,达到了临界状态,体内本能地就是产生相反的力来对抗与平衡。例如,手极力前伸到再不能伸时,你会觉得体内有一股向回拉的力油然而生。打崩拳时,重心本已经坐满在后脚跟上了,若再向下松胯,向下压缩自己的身体,也会产生巨大的反弹力,比主动向前蹬出的力既整又大。兵法之“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是临界效应。中国式摔跤,也是典型的以动制静,打破平衡,先打破自己的平衡,然后带动对方失衡。自己只求稳,固然可求不败,但也无法求可胜也。“舍己从人”,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临界态的实质,是增强筋的拉抻能力。人体由骨、筋、肉等组成,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骨骼似乎是不太可能的,“易骨”之说,实际是提升骨骼的质量,诸如密度、弹性等等,并不能改变骨骼的粗细及长度。人能通过后天努力而改变的是筋和肉。西方重肌肉,一切的训练方法都是增强肌肉的力量。外家功夫也基本上是在肌肉上打主意,踢木桩、打沙袋、举石锁,莫不着眼于肌肉的力量。而内家功夫首重筋,谓之“筋长力大”。孙式三拳都取立掌,即取筋长之利。人的各个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