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地震对策与防灾意识形成原因
日本地震对策与防灾意识形成原因 摘 要: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但灾害影响并不严重。这是与日本周到的防灾对策密不可分的。日本的防灾对策从硬件上讲可从对建筑物的耐震强度的严格管理与大量资金投入认识,从软件上讲可从频繁的防灾演习理解。另外,从国家层面的自卫队所规定的任务与一般公司的应对策略也可看出日本地震对策的完善。日本地震对策的形成是与日本人所具有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意识密不可分的。日本先进的地震对策对中国的防震、防灾具有积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日本;地震;防灾意识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219-02 一、日本的地震对策 1.防震设施与资金的投入[1]。日本对建筑物的防震措施和防震技术一直都很重视,每一个建筑物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防震标准才可以开工建设。无论是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还是毫不起眼的???村小镇,日本的建筑物都异常坚固。几乎每栋大楼,房子都有防震设计还有地下蓄水装置,为了便于对雨水的循环利用也可以用在火灾地震等发生时的紧急情况。 公共设施中学校是承担防震的主要建筑。按照《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日本各地政府有义务对所有校舍的耐震性能进行检测,并予以公示。凡未到达耐震标准的校舍,根据其轻重缓急分批进行加固或改建。日本校舍多采用钢骨架,可以起到弹性防震作用。1995年阪神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开始实施“校舍补强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全国各中小学校全面进行一次抗震检查,对不符合必威体育精装版抗震要求(抗震要求为7级)的学校立即进行巩固性施工。 日本政府规定,中小学的教学楼不得超过4层。根据相关资料,教学楼所实施的加固主要集中在加固铁骨、柱卷,免震构造化等细节。细化来说也就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四层教学楼的最高一层削减为“屋顶花园”,以减轻整个建筑的重量;另一种方法是对整个大楼的外墙采用钢管(直径10厘米)穿插进行网状包裹。 另外,日本学校体育馆、教室可以供灾民避难休息,运动场可以作为直升机的停机场。一旦灾害发生后,建筑坚固的学校就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救灾中心和???难所。按照日本政府规定,所有学校建筑物必须在楼外安装临时楼梯——非常楼梯,教室里要有紧急出口:“非常口”,而且哪个班走哪条线路,都要事先规划好,以避免地震发生后出现拥堵、混乱、无序等状况保证每个老师和学生都能迅速、安全地撤离。 日本不仅未雨绸缪,也吸取别国教训。这是其学校经受住地震考验的原因之一。在中国发生“5·12”汶川大地震后,校舍倒塌引起高度关注。 日本政府对校舍抗震改造的资金投入也不予余力。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日本开始反思自己的校舍建筑问题,开始加大对校舍抗震加固排查并投巨资开启抗震加固项目,据媒体报道仅2008财年,日本政府就已拨付专款1 150亿日元用于校舍的抗震加固。在有的地方,仅用于一所学校的抗震加固经费就高达1亿日元。而中国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后,日本又提高了抗震的警惕 ——2010年4月16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阁僚恳谈会上向文部科学相川端达夫发出指示,要求动用2010年度财政预算中的1万亿日元(约合733亿元人民币)预留资金等款项,尽早推进以公立中小学为主的校舍抗震及防老化工程。 2.防灾措施与演习[2]。众所周知,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但是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却不多。日本为什么能将“地震大国”变为“减灾大国”这与日本的防震措施与预警机制不可分。 为防止地震后的危机,有60%的家庭购置了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和药品,有20%的家庭储存了应急食品,有86%的民众确认过去附近避难所的路线。 日本地方自治团体和学校也为应对地震灾害而采取了措施。在只有10万人口的千叶县镰谷市,在3所小学和两所初中建造了5座40吨的耐震储水池和水井,配置了发电机,即使在断电情况下每分钟也能提供120升饮用水。该市设置了3个防灾仓库,如北部小学的仓库长期储存防灾食品64 580份、饮用水袋4 500个、简易厕所42个、帐篷12顶、担架60副、药品48箱、毛毯2 440床,等等。该市还在16所中小学和3所幼儿园设置了25个避难所和11个临时救护所。另外,还配备了67个户外喇叭、10个车载式无线电发射台。当强烈地震等灾难来临时,即使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师生和当地居民也能依靠这些食品和设备进行自救。防灾成为生活习惯,灾难模拟可体验5级以上震感。 在日本人生活观念中,重物一般不放在高处,而放在地上或柜子里。安装电灯要非常结实,需要定期确认,有问题就赶紧维修。家家都有防灾袋,每时每刻储备着两个防灾袋,里面的东西都很轻,以便一旦发生地震,拿起来就快跑。每户日本人家都有一张地区《灾害时避难场所》地图,里面标明了这个地区一旦发生洪水、台风、山崩、海啸时的避难场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