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传播学视角下中央苏区设计艺术探析
基于传播学视角下中央苏区设计艺术探析 【摘要】中央苏区设计艺术的传播采取了全方位的组织结构,广泛的传播受众,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多样传播渠道,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为革命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课题以“5W”模式为理论框架,从传播者、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中央苏区;设计艺术;革命;传播中央苏区设计艺术凝聚了中央苏区军民的创造智慧和精神力量,通过传播革命思想,充分发动群众,壮大革命力量,巩固革命成果,为推动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形式特点。中央苏区设计艺术主要形式中央苏区设计艺术是整个红色设计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苏区军民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开展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艺术活动。主要包括标语、标语画、宣传画、漫画、插图、画报、刊头、工艺设计、舞美设计、建筑设计等多种形式。标语、标语画。标语、标语画是苏区最普遍的宣传形式。当时中央苏区革命标语、标语画随处可见,宁都一个县的标语、标语画、宣传画、漫画就达1000余条(幅)。标语字体要求大和正,多用石灰或黄泥粉写在大路显眼地点的墙壁上或木板上,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提高广大群众的觉悟,发动人民群众投入到革命斗争中来。宣传画、漫画、插图、画报、刊头。宣传画、漫画、插图、画报、刊头等是群众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宣传形式,在中央苏区运用最广、数量最多、影响最大。从1927年到1934年,中央苏区先后创办了《红色中华》《红星画报》《农民画报》等80多种报刊,[1]在《红色中华》上发表的宣传画、漫画形式的插图就有141幅。党和政府还非常重视提高广大军民的文化水平,编辑出版了《国语课本》《看图识字本》《共产党儿童读本》等大量的读物。通过大量的宣传画、漫画、插画等绘画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广大军民传播马列主义、展现革命战况、团结群众、教育军民、指导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工艺美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是苏区设计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钞票、公债票、邮票等。纸币有壹元、伍角、壹角、伍分,都是由黄光亚设计,设计师根??票面不同采取不同的规格、图案和色彩,票面四周为不同的角隅纹样与二方连续连接,中央印有圆形、棱形、方形适合纹样。建筑设计、舞美设计。中央苏区设计艺术还包括建筑设计、舞美设计等。如“红军烈士纪念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红军检阅台”等建筑物。其中1933年8月开始动工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占地面积1.53万平方米,整体呈八角形,俯瞰似一顶红军的八角帽。[2]虽然当时苏区经济极为困难,但中央苏维埃政府很重视舞美设计,1933年3月,“工农剧社美术部”成立,主要任务是为工农剧社的戏剧、歌舞等演出节目进行舞美设计和舞台布景绘制。该时期的舞台美术设计主要采用软景片和简易舞台装置,布景艺术形式强调民族化、大众化。中央苏区设计艺术传播传播组织结构的全方位。由于当时革命斗争的艰苦环境和思想认识的不足,发展组织、传播革命成为革命斗争的重要部分,这一时期的设计艺术形成了全方位的传播组织结构。宣传体系。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的领导者、决策者,决定着整个宣传系统的实施方向。当时,中央宣传部是党内文化教育的最高行政指导机关,设置了审查科、翻译科、材料科、统计科、编辑委员会、文化工作委员会等,组建了一套健全的宣传系统。在部以下,各省委也设有宣传部,具体组织和实施本省范围内的宣传工作。在省委宣传部以下还设有地方党部及区委宣传部。[3]教育体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军民的文化水平,同时也是最有效的传播手段。为健全党内文化教育,中央苏区从地方到军队各类学校、学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在根据地建立。义务教育方面,开办了大量的初、中级学校,农村乡村小学;社会教育方面,开设了大量的农民夜校、扫盲班、干部训练班;部队方面,开设了中央党校、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同时还设立了图书室和图书馆。报刊、图书发行。尽管战火纷飞的时期,条件艰苦、供需紧张,但党和苏维埃政府对新闻出版高度重视,依靠广大工农群众群策群力,战胜困难,出版了大量的报纸、杂志、画册、文艺书籍和课本等,如《红星画报》《红色中华》《青年实话》《斗争》《共产党儿童读本》等,中央苏区的报刊与图书发行建设呈现出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交叉共存的格局。据统计,中央苏区各级党政军机关和群众团体所出版的报刊,共有130多家,种类达350多种,书刊的年印刷数在18万册以上。[4]文化团体。为了满足军民需要,加强苏区文化建设,从中央到地方,成立了大量的俱乐部、文艺社团。1932年在《俱乐部的组织和工作纲要》中,明确了俱乐部的组织与工作:俱乐部下设管理委员会,即下设文化、艺术、体育、晚会、墙报等5个委员会,下设具体的班、组。在连队还设有列宁室,列宁室有干事会,下设演讲、游艺、体育、识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