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昭身边工作日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李昭身边工作日子

在李昭身边工作日子   12月20日是李昭大姐九十寿辰,在北京服装纺织协会和北京纺织控股公司的倡议下,曾经在李昭同志领导下工作的部分同志和她的子女胡德华等共同收集编辑了《李昭同志九十寿辰纪念画册》,我荣幸的担任画册主编。   李昭是胡耀邦同志的夫人。她出生在湖南宁乡,后随母亲到安徽宿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她放弃高中学业,依然投身新四军领导的抗日救国队伍。1939年来到延安,进入我党创办的中国女子大学深造。在大学时期,她与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小鬼,时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的胡耀邦相识相爱。1941年他们喜结良缘,从此志同道合,风雨同舟,相伴相随,相濡以沫48个春秋。   品高声自远。李昭同志虽是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夫人,位尊不显,平易近人;官高不矜,身在群众。李昭在北京乃至全国纺织服装业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人们尊敬的称她李昭大姐。敬重李昭不仅仅因是胡耀邦夫人,而是她作为一个老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的坦荡胸怀,谦逊的高尚情操,朴素的人格魅力。我在李昭同志身边工作,前前后后几十年,亲眼看到她高屋建瓴大手笔开拓事业,兢兢业业细微处破解难题;亲身感受她长辈般温暖的关爱,亲切慈祥的谆谆教诲,此时此刻如烟往事涌上心头……   1975年,我调到北京纺织局办公室做秘书,李昭书记每次走进办公室总是笑吟吟的,全然没有大领导的架子,“小仲呵,……”她和蔼的称呼我,我顿觉局促压力消散了,心里热乎乎的。一次,她看到我在一块磨平的大青砖上用毛笔蘸水,临写赵孟兆页、董其昌名帖。鼓励我说,毛笔字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表,字如其人嘛,练字也是修炼人。李昭就写得一手秀气的好字。平日里,不论讨论拟写报告,或布置任务,李昭从无居高临下,总是和颜悦色,让人倍觉亲近,始终保持着源于骨子里的那种谦逊美德。   李昭对身边工作人员体贴入微,心细如发。那时,我父母不在北京,平日就住在办公室。每次到李昭家汇报请示工作,临走时总要让人给我装点好吃的,有的还是耀邦同志湖南农村老家捎来的稀罕物。李昭家院子里长着一颗大枣树,枣又大又甜,每逢秋天她都把打下来的枣,装成袋分给办公室同志品尝,其乐融融。   1980年,李昭家住在富强胡同,每天都是走路到东单三条局里上班。胡耀邦同志担任中央领导后,许多人在路上截住李昭,让她向耀邦同志转信。局里李昭信最多的时候,一天收到上百件,主要是冤假错案。李昭说:“我想他们给我信和材料,是对我的一种信任,我应该负责。”她让机要秘书杜玉芬整理信件转送有关部门,要求一定做到件件有着落,有回执。因此有人把纺织局办公楼戏称为“中办第二信访局”。北京市领导担心李昭安全,派了一辆车接送她上下班。李昭说:“我不能占公家的便宜,每月要交汽油费。对自己严格点好,就应该是这样。”她让杜玉芬每月从自己工资里扣。从1981年12月到1983年7月,到李昭退居二线,交了19个月汽油费。一次李昭讲,耀邦有句名言:“公则明,廉则威,正人先正己。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垮下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老一代革命家是国家的脊梁,真的不一样。在李昭看来,为百姓办事天经地义,公家便宜毫发不沾。本色使然。   在百姓想像中李昭家一定很阔气,其实生活非常简朴。李昭穿着朴素,她的衣服一直是她母亲做。1983年,耀邦同志已经是党的总书记了,李昭还把耀邦穿过的衣服拿到京棉一厂,请陈师傅改了两、三套自己穿。艰苦朴素早已融入李昭那样老革命的血脉中,成为一种传统。李昭说:“耀邦爱看书,又好朋友,家里人也多,没事时我们两人的工资凑合着花,家里没多少积蓄。”那年李昭母亲去世了,办丧事急等用钱。她向局财务处柯鉴明处长申请借钱,柯处长起初不信,觉得这么大的官家里怎么会没钱呐?李昭从局里互助金借了700元,年底还清了。无独有偶。北京市公安局干部王金锐生活困难,小女儿得了急性肾炎,必须住院。李昭把家里仅有的积蓄400元钱给了王金锐,让他赶紧送孩子住院治疗。孩子病好了,王金锐带孩子到李昭家看望,耀邦同志说:“不要提什么帮助的话,谁有困难,关心一下是应该的,不提这些。”是啊,同样几百元,对自己之苛刻,对百姓之怜爱,天壤有别。我爱读历史,尊崇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的人物,那毕竟是耳闻;在李昭身边工作,目睹我们党的领导人、老革命对待家事、国事、天下事的风范,哪朝哪代的清官都难以企及,可谓高山仰止。   1982年,为支持耀邦同志提出推动干部年轻化的号召,李昭带头退居二线。此时,她关切的问我:“小仲啊,你对将来有什么打算呀?”“我从上中学起就想考人民大学新闻系当个记者,后来下乡没当成。”我不加思索地说起年少时的梦。她像往常那样慈祥的微笑着,没说什么。不久,我被推荐到国家刚刚组建的经济日报工作,区区微志终得实现。李昭恩德没齿不忘。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同志溘然辞世。22日下午,李昭将耀邦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