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夸阴影下缺粮农民.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虚夸阴影下缺粮农民

虚夸阴影下缺粮农民   江苏省淮北地区,是我国农村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后,新崛起的商品粮基地,著名的“粮仓”。可就是这个新兴“粮仓”所在的四个市――徐州#65380;连云港#65380;盐城和淮阴(现为淮安和宿迁)的广大农村,1989年春天,却发生了人们难以想像的“春荒”,200多万农民缺粮断炊,没有饭吃,不得不转而靠政府发放救济粮,糊口度日。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年3月下旬,我与我的同事孙参一起,对淮北农村所发生的这场“春荒”作了为期近10天的采访,先后踏访了缺粮较重的丰县#65380;睢宁#65380;泗洪#65380;淮阴等县的7个乡镇10多个行政村,行程数百公里,实地看了几十户农民的缺粮情况,与沿途农民#65380;村组干部和市#65380;县#65380;乡的领导作了广泛的接触交谈。所见所闻,令人心酸,发人深省,叫人终生难忘。      缸里粮空 灶堂柴空      这是记者从当年“春荒”采访的“记忆库”中,检索出的两个“镜头”。   在淮阴县丁集乡公路村,当记者走进村民韩广龙家时,只见茅屋内一贫如洗,老汉躺在病榻上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妻子刘金良面有病色。韩广龙一家五口,春节前就断炊,政府对他家每月发放75公斤救济粮。据刘讲,韩广龙摔断了锁股骨,没钱治,已躺在家里80多天。为了病人治病用钱,不得不把本来就不宽裕的救济粮拿出10公斤,到集市上去出售。记者问她家还有多少口粮,她说,今天就没有吃的。贫病交加的韩广龙一家,只好勒紧裤腰带,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在丰县王沟乡五所楼村,记者发现即使村里的最高“行政长官”――村民委员会主任张世永的家,同样也缺粮,并已吃上“救济”。张世永告诉记者,去年天旱,小麦和玉米收成都不好,从1月开始领救济粮,每人每月10公斤,4口人,一个月40公斤。说到这里,这位年轻壮实的村主任脸上露出愧色,似乎觉得吃救济粮无光,便没有再与记者多聊,悄悄从人群中走开。记者揭开他家的锅盖一看,锅里空空如也。村会计对记者说,村里最困难的户,去年10月交了公粮后就没有吃的了。   像这样缺粮的农户,在淮北一些县乡比比皆是。记者所到的??些村子,80%以上为低矮的草屋,有的屋内可见天日,家家“缸里粮空,灶堂柴空”,揭开农家的锅盖,多为冰冷的空锅。无论走到哪村哪户,都是缺吃缺烧的情景。省民政厅农救人员告诉记者,整个淮北地区缺粮人口至少有215万,缺粮人口要占到乡村总人口的9%,缺粮人口最多的徐州市,有102万人缺粮,缺粮面高达17%;缺粮人口最少的连云港市,也有13万人缺粮。这么多人口缺粮,这样重的“春荒”,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淮北农村所少有的。   由于缺粮程度深重,春节前,淮北农村就已发生部分农民外出乞讨的现象。去年12月,徐州市遣送站收容的96名本地外流农民,都是10月离家出走的,其中30人是外出讨饭的。徐州市仅睢宁一个县,外出讨饭和“混穷”的农民就有1000多人。这个县浦棠乡乡长告诉记者,春节下大雪后,全乡又有70多户外出要饭。浦棠乡徐庄村22岁的青年农民徐厚石,去年秋天交了公粮后就没有吃的,麦子刚种下地,就带着一个年龄稍大的弟弟外出讨饭。泗洪县一些农民没有吃的,就拥到县民政局讨饭吃。3月份以后,县民政局门前讨饭吃的人,每天都有二三十个。少数缺粮户手中无钱,不得不破产度荒,刨树卖钱买粮,个别的甚至变卖家产。      产量有水分 征了“过头粮”      淮北这个新兴的“粮仓”,为何发生这么多的农民缺粮?“产量有水分,征了‘过头粮’”,这是记者与沿途干部群众谈论缺粮原因时,睢宁县政府一位领导干部一针见血说的一句话。许多基层干部也都这样认为,去年淮北粮食受灾减产这是事实,但定购任务不减,甚至虚报产量,征“过头粮”,不能不说是造成农民口粮紧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在泗洪县归仁镇大张村高东组组长傅良必屋前采访,所见所闻村委主任#65380;镇长与村民组长之间,为上报去年粮食产量和征购粮食所发生的一场“舌战”,颇能为这个缺粮原因作证。   事情是这样的――村委主任张如明当着镇长的面在向记者介绍情况时说:“去年村里粮食因灾减产,总产只有50万公斤,上报粮食产量时镇里却不认账,报60万公斤也通不过,前后统计过5次产量,最后报的是70万公斤还是80万公斤我也记不清了。”在场的镇长立即反驳:“我可没压你!”组长傅良必随即顶撞镇长说:“不是你在会上说的吗?粮食产量不能减,没有粮,买粮也要交。”最后,镇长无可奈何地摊牌说:“我有什么办法?乡里不交县里不认账,县里不交市里不认账,粮食产量是‘高压线’,上级拗不过呀!”紧接着,张如明又带着几分内疚和自责的口吻说:“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征购任务,我和村支书#65380;村会计也做了违心事,扛着大秤,开着三辆‘小手扶’,挨家挨户上门‘起粮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