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环保天”亮起来.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盼望“环保天”亮起来

盼望“环保天”亮起来   2008年4月26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为期2天的“公众参与国际研讨会”。头一天,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农民韦东英,坐了一晚上的火车硬座到了北京站。她是应邀参加此会议的。   她带来了两瓶钱塘江的水,想找人帮助化验一下,因为3月26日杭州市有份报纸刊登消息说,钱塘江有个地方的水质已经是“国家一类水”,她不太相信;本来她还想带两条钱塘江的鱼,找北京的专家化验。她的丈夫邵关通是个渔民,有些担心,害怕化验之后显示的数据,如果不够好,钱塘江的鱼名声坏了,钱塘江的渔民就麻烦了。“现在鱼很少,渔民们辛苦打上来一点鱼,拿到市场时卖不掉,到时候都到我家要吃的,我怎么办啊?”   她还带来了一句口头禅:“有什么用啊?搞环保有什么用啊?我都不想搞下去了。”   4月23日,我在她家采访时,她也一直说着这句话。当时她还说:“去北京有什么用?老是这批人凑在一起开会有什么用?我都不想去了,坐火车怪累的,我最近腰老是疼。”   可是她还是来了,而且把她的“环保日记”第二本和第三本交给了中国著名的环保组织“绿家园”,准备整理后近期内出版。   显然,她还是像所有环保人士一样,仍旧怀着希望。   韦东英是广西省柳州市的融安县人,1991年经人介绍嫁到了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南阳镇的坞里村。她的丈夫邵关通,种过菜,开过拖拉机,打过鱼。   1997年开始,村里的地陆续被“卖掉”,要办成南阳化工园区,这是浙江省最早的乡镇级工业园区,各种各样的工厂进驻坞里村。空气被污染,水被污染,土壤被污染,连人的行为方式也被污染。一切似乎都被污染。一些人得了怪病、绝症。   2003年底,邵关通觉得应当起来举报,可他不识字,于是韦东英说,我来写吧。她找来一个小的笔记本,开始记录村庄里发生的故事。   2004年,有个叫于海峰的人,才25岁,结婚几个月,患肿癌不到10个月,死了。抛下了新婚妻子和年迈的双亲。   死前,于海峰紧紧地拉着韦东英的手:“嫂子啊,我看来是不行了,你站出来为大家说话吧!”   韦东英跑到江边,呆呆地望着曾经清澈见底的钱塘江。   “我从胡阿条媳妇那里借来照相机,到南阳开发区的污染厂排污口拍照,往江城路这里的沟里,有红色的污水往沟里排。几个生化厂都往沟里排。”韦东英在2004年3月31日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韦东英想要弄清楚是什么东西流入了江里,把那么多鱼都毒死了。她开始收集水样,各种各样的瓶子,装着各种各样颜色的水,“我都记得清清楚楚的,哪家的,什么日期的水。光白天去不行,夜里也要去查看,他们都在夜里偷排。”   如今,有人捐赠给了她一个数码相机,她拍摄得更加便利了,她自己又掏钱买了台电脑,只是还不太会上网。   比记日记、拍照片更多的,是不停地举报,给各个部门尤其是环保部门打电话,告诉他们村庄里发生的情况。“他们都被我烦死了。”正是她坚持不懈的“告状”,才不断地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而她也被评为2004年度杭州的“十大平民英雄”。   “有时候想一想挺有趣的,我一个广西来的人,成天关注浙江的环保,关注钱塘江的污染问题。有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整个浙江都只有我们俩敢这么站出来为环境说话。现在我们旁边有些人,看到了污染,不去找环保局,不去打污染举报热线,而是跑来找我,告诉我各种消息,好像我能起什么作用似的。”   从外表看,坞里村的房子一栋比一栋漂亮,有几栋刚刚盖好的,至少要花上百万元。而这些房子,都是当地农民用血汗钱盖成的。   我到村里随意采访,村民说:“过去我们家家户户都有水井,后来,水没法喝了,就改喝自来水,政府把水从萧山自来水厂用管子接了过来。可大家很清楚,自来水也取自钱塘江。”   韦东英说:“以前我们村里空气很糟糕的时候,来找我的人说,你们这儿不是人住的地方。可不是人住的地方,就有我们一直住在这里,今后还可能要住下去。那么我们是什么东西?”   随着媒体报道日益增多,社会对她所举报的问题越来越关注。“省环保局局长曾经到我家里,对我们管工业的副镇长陆伟说:你们得想个办法,下个决心,要么搬工厂,要么搬村庄。总不能村庄也舍不得搬,工厂也舍不得搬。”   领导看得很清楚,坞里村不能再与工厂相伴而生。许多工厂,与村民的住宅就一墙之隔。一个叫钱月明的村民说:“过去工厂离村民的住宅还有那么几百米的距离,中间是水稻田什么的。如今,所有的田地都成了工厂用地了,工厂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2006年8月份,韦东英夫妇回广西省探亲。他们回来后,听说《萧山日报》上曾经登出一个“环境公示”,让群众举报南阳市存在的环境问题。   如果没有人举报,那么南阳的环境可能就没有问题。   2008年4月23日,韦东英说:“企业是在变化,南阳有了个污水收集中心,说是把污水收集到一起后,再输送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