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珠属植物研究进展.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紫珠属植物研究进展

紫珠属植物研究进展   [摘要] 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等几个方面对紫珠属植物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阐述,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紫珠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8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b)-009-02      Research progress of Callicarpa L.   WANG Jian1, JIA Ling-yun2, HE Li-hua2   (1.General Hospital of Fushun Mining Group, Fushun113008, China; 2.Department of Medicinal Plant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11001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allicarpa L. from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clinical us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further studies of the drug.   [Key words] Callicarpa L.;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Clinical uses      马鞭草科紫珠属(Callicarpa L.)世界上共有190余种,我国有46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其中药用有30种,24种具有止血作用[1]。该属植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镇痛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出血症,较常用的为紫珠(Callicarpa bodinieri Levl.)、杜虹花(C.formasana Rolfe.)、华紫珠(C.cathayana H.T.Chang)、白棠子树[C.dichotoma(Lour)K. Koch.]以及老鸦糊(C.giraldii Hesse ex Rehd.)等。近年来,发现该属植物具有镇痛、抗感染、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活性。本文对紫珠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化学成分   国内对紫珠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报道较少,国外以日本、印度两国报道较多,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叶紫珠(C.macrophlla Vahl)、木紫珠(C.arborea Roxb.)、日本紫珠(C.japonica Thunb.)、白棠子树,从中分离的成分主要有黄酮、萜类及其他成分。   1.1黄酮类成分   日本20世纪60年代从白毛紫珠(C.candicans Hochr.)中分离出紫珠草酮[2],对鱼的毒性作用与鱼藤酮相似。印度20世纪70年代从大叶紫珠中分得木犀草素、5,4′-二羟基-3,7-二甲基黄酮、芹菜素及其葡萄糖醛酸苷[3]等。我国继20世纪80年代从全缘叶紫珠(C.integerrima Champ.)和紫珠分得多种黄酮。目前报道的紫珠属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紫珠草酮、5,6,7-三甲基黄酮、maingayic acid、4′,5,6,7-四甲基黄酮、5,4′-二羟基-3,7,3′-三甲基黄酮、5,4′-二羟基-3,7-二甲基黄酮、5,4′-二羟基-3,7,3′-三甲基黄酮、5,4′-二羟基-3,7-二甲基黄酮、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3′,4′,5,7-四甲氧基黄酮、3,4′,5,7-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3,3′,4′,5,7-五甲氧基黄酮、3,5-二甲基山柰素[4]、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山柰素-7-O-葡萄糖苷、3′,5,7-三羟基黄酮-4-O-β-D-葡萄糖苷、5,7-二羟基-3′-甲氧基黄酮4-O-β-D-葡萄糖苷[5]、槲皮素、槲皮素7-O-α-L-葡萄糖苷[6]以及槲皮素3-O-β-D-葡萄糖-β-L-鼠李苷[7]等化学成分。   1.2萜类成分   1.2.1二萜类紫珠属植物所含的二萜类化合物主要有:大叶紫珠萜酮、大叶紫珠萜酮单乙酸酯、Calliphyllin[8]、大叶紫珠萜酮双乙酸酯[9]、14α-羟基-7,15-异海松烷二烯-18-羧酸、16α,17-二羟基-3-羰基-扁枝杉烷、6α-羟基尼刀端尔醇、8,11,13,15-松香烷四烯-18-羧酸[10],后4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