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与河以及布莱恩
海与河 以及布莱恩#8226;鲍尔在天津旅行
童年沉浸于海与河剧烈变奏之中的布莱恩#8226;鲍尔,后来如愿地有过四次返乡之旅,为他魂牵梦萦的城市留下了纪念。但眼下,景象已全然不同,尽管见闻有时异曲同工。
楔子
我与布莱恩#8226;鲍尔素昧平生。
此时,这位年过九旬的英国作家或许正在伦敦西区从不开大灯的家中追想幽暗的往事,而我在读他十多年前所写的书:The Ford of Heaven―曾有人将它翻译成“湿地上的天堂”,或者“天堂边缘”,但中译本的书名最终敲定为:《租界生活:一个英国人在天津的童年》。
鲍尔出生在天津,他的父亲是海关的一名普通雇员,后来客死于中国南方。而他的母亲,尽管憎恨这座城市,却始终拒绝离开。他在这里度过了18年时光,才转去英国读大学。毕业后,他本想返回天津执教,但却被中国境内频仍的战乱一再阻隔归期。
童年时代,永不停息的海河水吸引着鲍尔。在三条河道交汇的河口,他想象着,不同朝代装满帝国漕粮的一艘艘漕船从这里经过,将南方稻田的粮食输送到北方贫瘠的沙漠和荒滩,那里有一座城池被人称为“天国之都”。于是他理解了这里为什么叫天津―通往天国的津渡。
在看门人带领下,他一次次踏上似乎渐成永恒的旅程:乘着小船穿过迷宫般的运河和小河,来到海河的入海口。他看到,“河滨的泥滩上矗立着最后一座大沽炮台的废墟。沿着东方的地平线,一条狭窄的深蓝色表明远处就是大海”。
他无数次地抚摸着旧地图查找返回英国的路线:先向北穿过满洲,到哈尔滨后绕过蒙古和戈壁沙漠,向西进入西伯利亚……再绕过乌拉尔山进入欧洲。然后,经过莫斯卡、伏尔加河谷、波兰、德国和法国,最后―沿着他熟稔的路线,成年的鲍尔经过长达十六天的漫漫之旅,最终到达英吉利海峡……然后,他又在梦中开始一次次飞洋过海的返乡旅程。
在书中,鲍尔充满深情地追忆道:“在月亮浑浊的倒影中,一个个我曾经熟悉并深爱的人又回到了我的眼前:我的中国阿妈一姐、那个被我经常唤作‘喇嘛’的藏族耶稣会牧师、那个驼背的苦力、那个花贩……他们当中没有几个是自己选择到天津来的。有一两个像我一样是在这里出生的,而其他人,比如一姐,是一路漂泊来到此地,就像小河中的垃圾一样。正是她,在我的脑海中重现,是那样的鲜活、生动。”
1973年,鲍尔终于返回“故乡”天津。红色革命的浪潮正席卷着这个城市,三岔口附近轰轰烈烈的工业大建设也令他印象深刻。1991年,他再次返回,看到入海口的滨海经济开发区正在崛起,西方的资本再次注入到天津。根据回忆和两次返乡之旅,他写成了那本“献给天津人民”的书。虽然旧宅早已无迹可寻,但2005年最后一次回到天津时,他却在天津作家航鹰创办的“近代天津与世界博物馆”中见到了自己的著作,他颤颤巍巍地在扉页上签下了名字,仿佛在为一场漫长的旅行画下句点。
在滨海向天津内陆的三次旅行之后,我才读到了鲍尔的回忆录。一些对这个城市的既有认知因此不断变化。我们几乎走过了相同的道路,却在时光中擦肩而过。这种遗憾,在掩卷之后得到补偿。从某种意义上说,鲍尔为我的旅行提供了跨时空的见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记述远比《泰晤士报》记者雷姆森的《天津插图史纲》更为详实、客观。
这已不是他的时代,却自他的时代演化而来。沿海与海河两岸风貌的变迁,民间艺人的生活以及利顺德、起士林等咖啡馆里的西式生活,在今天又翻开了新一页的剧情;而所有当下的现实都有它的历史源头。作为一位“殖民者”的后裔,鲍尔堪称本文最好的向导。
接下来每章的开头,都节选自《租界生活:一个英国人在天津的童年》。但我并不喜欢这个书名,更倾向于“天堂的边缘”―后者暗示出了天津当下的位置和滑动的轨迹。
一
“在中国北方,海河在流入黄海途中流经一座城市。这座城市曾经位于海岸,大海的巨浪会升到与它最古老的建筑物灯塔同样的高度。但是,许多年后,海水退去了。到腐朽的清帝国即将寿终正寝的19世纪末,大海已经向东退去了40英里,留下了一片由泥滩和盐碱滩组成的平原。海河水一路蜿蜒迂回着流经这片平原,就像一条巨蛇在寻找着自己往日的洞穴。”
海河的地理叙事从一把扇子开始: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支流组合而成的扇面水系,自北、西、南三面汇入海河干流,天津城内的三岔河口是它们汇聚的节点,然后,长约70余公里的干流,沿着狭窄多弯的扇柄,缓缓注入渤海湾。
然而,这片纵横交织的水系却非自然形成,军事性的目的促成了它们的连接。源头可上溯至公元三世纪初,枭雄曹操为平定北方,修建平虏、泉州等人工河渠以方便军粮运输,华北北部的诸多水道被初步打通。但百年之后,便再度解体。直至隋炀帝开通永济渠,这些河流才重新汇聚在一起,海河水系至此才基本成型。
海河所流经的自西向东倾斜的
文档评论(0)